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事实上,眼皮跳动频繁绝对不是好事。
丹阳市民张大妈和杨大妈是儿女亲家,也是饱受“挤眉弄眼”折磨十几年的病友。最近,两人一同在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了治疗,原来她们患的是面肌痉挛,主要是因为血管压迫面神经所致。
通讯员 孙茜
扬子晚报记者 胡林
亲家“同病相怜”十多年
“以前脸总是抽个不停,现在一点感觉也没有了。”张大妈和杨大妈均来自镇江丹阳,今年60岁出头,几年前结为儿女亲家。
张大妈说,50岁左右时,她左脸不由自主地抽搐,一开始只是紧张或者激动时才会抽,随着年纪增大,面部抽搐越加频繁,特别是最近一年来连睡觉也会抽。杨大妈病情更为严重,除了面部抽搐,还时常出现左侧头部疼痛,左耳听力也有所下降。
据了解,二人曾在丹阳当地医院针灸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详细了解二人的病情后,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高觉民判断,张大妈和杨大妈患的都是面肌痉挛,病因是由血管压迫面神经所致。
高觉民解释说,面神经长期遭受异常血管的压迫摩擦,引起神经脱髓鞘病变,从而导致神经传导功能的紊乱造成面神经异常放电,表现在面部就是面部肌肉抽搐。
高觉民及其团队决定,为两人实施目前面肌痉挛最佳治疗方法——微血管减压术,即通过在患者左侧耳朵后面的切口,在显微镜下将压迫神经的血管移开并且固定。手术时,考虑到手术部位血管非常纤细,神经精密且位置又深,为了提高手术精确度,在手术中增加了电生理监测,全程观察异常的肌电活动,帮助主刀医生找到真正的责任血管,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极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术后,两人终于摆脱了困扰自己多年的折磨。
冬季是面肌痉挛高发季
面肌痉挛多数在中年发病,女性比较多。起初的表现大多是单侧眼皮抽动,逐渐发展到面部肌肉。一开始是情绪激动时容易诱发,到后期病情逐渐加重,有时还伴有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等。
对面肌痉挛的治疗,高觉民主任表示,发病早期或病症轻微的患者可考虑用卡马西平、巴氯芬、苯妥英钠等药物,但治标不治本。
济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