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者携手首创中国式迅速识别中风法 获国际关注

2016-10-31 04:16:56 来源:济宁新闻网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蕾蔓医学院刘仁玉教授共同首创符合中国国情,方便记忆,又能迅速识别中风患者的“1-2-0”3步法。 陈静 摄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蕾蔓医学院刘仁玉教授共同首创符合中国国情,方便记忆,又能迅速识别中风患者的“1-2-0”3步法。 陈静 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蕾蔓医学院刘仁玉教授介绍美国对中风识别的宣教情况。 陈静 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蕾蔓医学院刘仁玉教授介绍美国对中风识别的宣教情况。 陈静 摄

上海10月30日电 (孙国根陈静)中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可导致患者终身残疾甚至死亡。中国中风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远高于其它许多国家。如何让患者快速识别中风症状,并拨打急救电话抓住宝贵的抢救时机?是中国医疗界致力解决的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蕾蔓医学院刘仁玉教授共同首创符合中国国情,方便记忆,又能迅速识别中风患者的“1-2-0”3步法。他们创新地把数字变成行动,可减少中风患者院前延误时间,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方面透露,这项新成果3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临床神经学领域顶级杂志《柳叶刀神经病学》(《Lancet Neurology》)上。

据悉,中国每年新增大量中风患者,且年轻化趋势明显。赵静说,如中风患者,尤其是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现及时,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急性溶栓治疗,大部分患者不良后果可能被阻止。 赵静告诉记者,中风在中国的死亡率是北美的5倍,院前延误是主要原因。她说,很多病人及其身边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中风,即使意识到可能是中风,也很少会立刻拨打120送达医院。

一项针对中国37个城市的62所医院的调查发现,延误患者送医院的中位数为15.0小时(间距范围为2.8到51小时)。另一项针对中国西部城市的研究更表明,只有16.9%的患者了解中风的初期症状,仅18.8%的市民会使用120急救医疗服务。赵静说,这表明,大多数病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

美国很早就意识到中风快速识别和即刻行动的重要性,早在2007年就创造出以“FAST”为“快速”简单、且容易记住的英语单词来表示中风的常见症状和即刻拨打急救电话,以便快速识别中风和即刻送医。“F”为Face,代表观察患者面部;“A”为Arm,指手臂;“S”是Speech,指语言;“T”为Time,指时间。该宣传教育在美国各大公共场所已随处可见。 如今,美国中风死亡率大幅下降

赵静表示,中国民众因英语水平的限制,直接使用“FAST”或有不便;虽有专家使用简单的中文译本,但收效甚微。当下,中国患者中风的死亡率及致残率仍在不断上升。

赵静和刘仁玉两位专家经反复研究和实践,共同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风1-2-0”3步法。他们将国人已熟知的医疗急救电话号码1-2-0设计为方便记忆的中风快速识别工具。专家们把1-2-0这3个数字转化为3个识别中风的方法:“1”代表“1看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2查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听”,即“(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通过3步法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家人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刘仁玉说,该方法简单、形象、易行,即便是小孩、老人,以及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也能很容易地记住。这位学者说,这将大大减少院前延误,赢得抢救时机,降低中风导致的死亡率,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据了解,“中风120”3步法,在试推出期间,已受到海内外专家以及普通公众的高度关注,目前已分别在北、上、广等地引发各种形式的研讨。赵静教授说,相信通过3至5年的大力宣教,必将大大降低众国中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完)

济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