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坟场_5

2016-08-18 16:38:53 来源:济宁新闻网

1993年,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事务》夏季号发表了一篇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此文一发表,立即在全球引起了热烈讨论。为什么文明会发生冲突呢?在亨廷顿看来,文明的差异才是人类的各种差异之中最根本性的。这种差异基本上是不可更改、不可消除的:如共产党人可以转变成民主主义者,富人可变成穷人,穷人可以变成富人,但是,俄罗斯人不能成为爱沙尼亚人,阿塞拜疆人成不了亚美尼亚人。一个人可以是半个法国人、半个阿拉伯人,甚至可以同时是两个国家的公民。但是,却很难成为半个天主教徒和半个穆斯林。今天,在毗邻中国西北之地,正发生着这样一场“圣战”旗号下的冲突。这场冲突如此之长,以至于曾经在这片地区输出革命的一个超级大国傲然崛起,又轰然倒下。今天我们重读这场战争,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阿富汗战争,正是一场文明的冲突。

核心提示彼得大帝曾说过,谁征服了阿富汗,谁就征服了世界。在大航海时代以前,阿富汗是出中国西域的第一个落脚点,北边就是匈奴、柔然、突厥等缺乏铁器的游牧民族行国,南边是孔雀帝国或者蒙古人的莫卧儿印度帝国,西边就是通往波斯和大食的道路。富饶的罗马帝国将在翻越这高原后,展现在行者眼前。

1747年10月,在伊斯兰教苏菲派长老主持下,全普什图人在坎大哈召开支尔格大会。艾哈迈德力劝与会者做出了脱离波斯独立的决定,并凭着其家族地位、军事才能和大量财富,击败了所有对手,被阿卜达利和吉尔扎伊部族诸酋长推举为国王,号称“杜兰尼”(即珍珠中的珍珠),创建阿富汗人的第一个伊斯兰教王朝,即萨多扎伊王朝。【】

1759年,艾哈迈德重返印度,同马拉塔人和锡克人作战。1761年他在帕尼帕特战役中取得大胜,彻底摧垮了对手,迫使莫卧儿帝国皇帝割让了旁遮普和克什米尔,并掳掠了大量财富。击溃马拉塔联军在事实上摧毁了印度面对西方侵略时惟一可能进行有组织抵抗的力量,使得如超新星爆发般崛起的英国在随后一百年内逐步控制了印度。【】

在终于收拾了一千多年来和俄国作对的波斯帝国后,帝国主义的竞争性终于使沙俄和英国瞄准了亚历山大、成吉思汗和帖木儿都曾到过的十字路口--阿富汗。在19世纪大英帝国和沙俄帝国的“大博弈”(“The Great Game”)中,阿富汗处在角逐场的中央。一场巨人的碰撞,无可避免地就要迸发了。【】

1885年9月,俄国与阿富汗就阿富汗西北国界问题达成初步协议。两年后,两国划分西北国界,即“李奇微线”。1893年阿富汗与英国签订《喀布尔协定》,以“杜兰线”为印阿边界线。众所周知,一个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必然要以其具有边界、人口和政权机构为标志,这两条边界的建立正是阿卜杜·拉赫曼最大的功绩。【】

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后,他重返家乡潘杰希尔组织反政府游击队,进行抗苏斗争。三年后,马苏德领导的游击队已由30人发展到3000多人,多次击败苏军的围剿,因此赢得了“潘杰希尔雄狮”的称号。当卡尔扎伊返回喀布尔后,他最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望被拉登杀害的马苏德。

2001年11月17日,阿富汗北方联盟领导人拉巴尼回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这是他被塔利班武装打败、在外流亡5年后首次返回喀布尔。拉巴尼不久将权力移交给国际监督的总统选举,自己当选为议员。

苏联侵阿后,CIA对其的援助有增无减。凭借着这些支持,希克马蒂亚尔的势力不断增强并对美国反咬一口,最终在1993年当上了阿富汗总理。其实,他在阿富汗的声望极差,他由于参与了多起暗杀不同政见者的行动,获得的支持越来越少。同时他也是在巴基斯坦杀害中国工程师的元凶。

核心提示彼得大帝的那份遗嘱为沙俄通往大洋的梦想设计了三条道路。西取土耳其、东进海参崴、南下阿富汗。其中尤以阿富汗通往印度洋最近。同样富国自强,今天没人否认俄罗斯远比土耳其强大。因为彼得大帝出现得及时,而安纳托利亚苍狼,凯末尔出现得太晚;但阿富汗历代君主都生于忧患,最终也没能在侵略成性的新沙皇面前逃过一劫。同样遭受俄国侵略,芬兰是幸运的,捷克是幸运的,唯独阿富汗,仍在延续不幸的宿命……

现代阿富汗国家的奠基人拉赫曼给英国写信:希望“永远置于英俄两大帝国的荣光之下”。但是随着世界民族独立的浩荡大潮,他的后来四位继承者开始谋求真正的独立。在第三次英阿战争后,阿富汗终于独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直到查希尔时期,奉行中立的阿富汗与中美及不结盟世界都缔结了友好关系,这也招致了苏联的巨大忧虑。【】

1973年7月17日,首相达乌德突然发动政变,带领黄金阿富汗前进40年的查希尔王朝宣告灭亡,阿富汗进入了动荡。8月,查希尔正式宣布退位,在接下来的29年中,他一直在意大利流亡,即便是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推翻达乌德后,他也拒绝回国复位。而与国王的清流高傲相比,阿富汗政局从达乌德开始,倒更像是一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闹剧。【】

在战争初期经过的一帆风顺后,从1980年开始,苏军本身的思维僵化和不作为暴露无遗。十多万大军在阿富汗没有明确的作战目标,也搞不清他们在这地方的目的。苏联军人就像上班一样,每天乘坐“雌鹿”到一个地方扫射一通,然后收工回家。偶尔会看到一发导弹在山里升起来,朝着某架倒霉的飞机过去,调侃一句:“这地方真不错。”【】

整个70年代中苏都处于全面对峙状态。苏联武装占领阿富汗,不管其动机、目标如何,从三面地缘上对中国都形成了战略包围。中国边界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激烈而严厉地谴责苏联。出于自身需要,中国与美国结成战略同盟,共同抗击苏联。此外广大不结盟国家也谴责苏联并响应美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使苏联在国际上空前的孤立。【】

卡尔扎伊的家族属于普什图族一个名叫伯帕扎伊的部落。两个多世纪以来,伯帕扎伊部落一直被视为与国王关系最亲密的部落之一。卡尔扎伊的祖父曾经是查希尔王朝的国家顾问。父亲阿巴杜尔·阿哈德·卡尔扎伊曾任前国王查希尔政权时期的国民议会主席,并且是伯帕扎伊部落的首领。

查希尔的一生充满动荡和传奇。他在阿富汗长达40年,又在意大利流亡近30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查希尔返回阿富汗,并被尊崇为“国父”。

阿卜杜拉1978年毕业于喀布尔大学医学院眼科专业,曾经是一名眼科医生。苏联1979年12月27日入侵阿富汗后,阿卜杜拉很快弃医从戎,参加了游击队。他是阿富汗最知名的游击队指挥官马苏德的助手,与马苏德一样被阿民众视为英雄。

核心提示在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交战的几方都试图掩盖自己那一边的真相。或者涉及冷战时的“国家机密”,或者想忘记战争创伤。总之,很多秘密和认识误区都引起了爱好者巨大兴趣,在此摘取几点,掀开这场战争隐秘一面的面纱。

在前苏联后期的激进民主时期公开了许多绝密档案。于是人们才知道,出兵阿富汗的决定是苏共中央政治局最有权势的一帮人作出的,他们包括: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书记处二把手苏斯洛夫、克格勃头目安德罗波夫、外交部长葛罗米科和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随后政治局委员全体拥护,只有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没有签字。【】

27日晚,帕普金中将,与阿明进行最后的谈判。双方根本谈不拢,阿明的伏兵还杀死了帕普金。于是苏联特种兵开始行动,只用12分钟就解决了总统府的防御,并将阿明及其全家赶到他的办公室里。特种兵指挥官贝洛诺夫将一份事先草拟的“阿富汗邀请苏联出兵”的“邀请信”出示给阿明,然后处决了阿明和他的4个妻子、24个子女及一帮部长。【】

在很多军事爱好者眼里,米-24笨拙而易被击落。但是仔细分析米-24的使用,就发现这种直升机是一种革命性的武器。它们以24架为一个单位,对游击队进行车轮大战,投弹后四散逃开,让地面防空炮火很难捕捉。它们装运的整班士兵在山区能有效实行蛙跳战术。尽管损失了300多架,但是相比越南损失的上千架UH-1和军火市场上改型的火爆销售,就可以看出它的设计有多么成功。【】

苏联入侵阿富汗时,神秘而赫赫有名的英国SAS特种兵汤姆·卡鲁被孤身一人派到阿富汗,秘密搜集苏军情报,建立秘密训练营,向当地穆斯林传授军事技术及绑架、暗杀、汽车炸弹等手段以对付苏联人。同时汤姆·卡鲁在回忆录《杰哈德—圣战》一书中写道,为了避免提供西方武器的政治风险,他还设法“购进”一批苏制SA—7防空导弹。【】

作为阿富汗风云一时的人物,杜斯塔姆上世纪80年代在苏联扶持的阿富汗军队中迅速蹿红,被送到苏联接受军事训练。后被提升为将军,并获得“阿富汗共和国英雄”勋章。他是阿富汗乌兹别克族的政治和军事领导人,而且一直受美国CIA支持。

法希姆曾是北方联盟领袖马苏德的助手。马苏德遇刺后,法希姆接管了马苏德的军队。在随后的反塔战争中,这支队伍在美国支持下迅速壮大,法希姆本人成为阿富汗政坛重量级的人物。

今天的阿富汗政坛,是各方博弈和角力的试验场。老军阀、新对手,都在喀布尔的舞台上粉墨登场。了解这些人物和他们的背景,有利于我们了解阿富汗的政局和未来阿富汗局势的走向

核心提示战争,从未改变过它的形态。杀戮、流血,撕裂亲情的苦痛与哀号,时刻裹挟着卷入其中的每一个元素。国家可能因为战争成为历史的名词,国民必然因为战争而陷入梦魇。男人因战争而丧失心智,女人因战争而忘却爱情。还有那些与战争无关的邻国,他们的文化和历史都面临毁灭。今天我们津津乐道自己国家的朝代更迭带来了文明繁荣,却没人想到背后的攻杀战伐带来的从来没有荣耀。那些沉浸在本国“辉煌”朝代的国民应当梦醒,阿富汗就是这样,组成她的元素,也是这样……

戈尔巴乔夫面对现实,认识到第三世界并不存在社会主义革命形势,不应采取输出革命的形式来人为制造那里的革命;解决冲突唯一正确的手段是通过政治途径对话。因此决定撤军。1989年2月15日,一支由70辆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苏联车队驶过阿苏边境的阿姆河大桥,驻阿苏军司令格拉莫夫中将从最后一辆装甲车上跳下来说:“我是最后撤出阿富汗的苏军,在我身后已没有一名苏联人”这场梦魇般的战争结束两年之后,红色沙皇苏联解体了,像那场战争本身一样,成为了历史的名词。【】

“在这个国家里,10年时间里一共来了100万年轻军人,他们渴望女人的爱抚。所以,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虽然时至今日,无论在俄罗斯还是阿富汗,谁都不承认这个事实。”原因很简单,俄国人不想回忆战争的痛苦;阿富汗女郎,会因为她们与异教徒的爱情而丢掉性命。【】

苏军撤退后,阿富汗各派反苏军就开始为了残羹冷肉而混战不已。这时,极端原教旨主义武装“塔利班”夺取了阿富汗政权后又被美军击溃。我们无意于评价这个取缔一切女性权利的政权的好坏,只有等到百年以后,这种文明造成的冲突才能得到公平的理解。在此之前,没有必要对作战的任何一方做出评价。无论是对美国人,还是对塔利班。【】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打击亲美的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在冷战时期,甚至是现在,都是美国在印度洋地区最重要的伙伴。面对强大对手及其阿富汗仆从的挑衅,巴基斯坦从未屈服过。他们多次击退阿富汗空军的骚扰,在迎战后来亲自上阵的苏联米格-29时,巴基斯坦的F-16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最终为自己的领空赢得了尊严。【】

今天的某些国人,总是对美国深陷入阿富汗战争这一帝国的泥潭而窃窃自喜,为自己国家能兀然旁观而弹冠相庆。他们不愿意放眼开看这早已一体化的世界,不理解与洪水为邻,若不去参与疏导,洪水注定会淹没自己的家园。今天的阿富汗战争的各方,并没有超脱以往的战争模式。就像以往历次的不幸一样,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但是有一点和以往的战争有所区别,那就是主导这场战争的动力,不再是资源,而是文明的冲突!这是一场在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东方文明之间的战争。抛开战争主导方的目的不说,单是理解战争背后的文明因素,就足以使最伟大的战略家感到头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每一个国民都应该感到调和这文明的冲突有多么必要。手拉手,向那些人送去帮助。要接受我们帮助的不是某一种军事力量,而是陷于文明冲突之中那些苦痛与哀号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