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实习生 连花 通讯员 粤卫信 “全面二孩”时代,第一波生育高峰正在到来。日前,本报报道了广东多家大型医院产科爆满,有产妇睡走廊的现象(详见本报7月14日A6版),引起不少人担心:医院是否还有足够的承载力,去医院生宝宝还能不能挤得进去?
对此,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该负责人表示,从全省目前产科资源总量来看,如果分娩量增幅在19%以内,总体产科床位数可以满足需求,广州、深圳等部分地市产科资源相对紧张。下一步,省卫计委将着力推广孕产妇分级管理服务模式,并将出台做好高龄孕产妇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的实施方案,重点做好高龄生育人群的孕前指导和孕产期保健,引导群众合理就医。该负责人称,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孕产妇选择离家较近的分娩医院,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疑问
应对建议产科床位够用吗?
分娩量增幅不超19%则够
妇产科专科医院爆满,大型三甲医院的产科也人山人海,那么,今年生娃,还有足够床位吗?近日,不少准妈妈向羊城晚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记者从省卫计委了解到,事实上,2016年1-6月全省分娩量与2015年同期相比,尚未出现大规模上升。而从产科资源总量来看,全省目前有1902家助产机构,实际开放产科床位44799张,具有助产技术服务人员29560人。如果分娩量增幅在19%以内,总体产科床位数可以满足需求。
哪里床位最紧张?
9地市产科床位或紧缺
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根据调研发现,当前的全省产科资源存在结构性欠缺:从地区分布来看,广州、深圳、汕头、佛山、汕尾、中山、湛江、潮州、揭阳等9市现有产科床位使用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紧缺;从机构层级来看,资源紧缺的状况可能突出发生在妇幼保健院和综合性人民医院。
2015年,按照每千分娩量配置的产科床位数,乡镇级可以达到36张,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性人民医院分别只有19张、21张。2015年,全省有178间乡镇级卫生院、16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年没有分娩,闲置产科床位412张。
为何会局部紧缺?
高龄产妇更倾向大医院
一边是大医院产科门庭若市,另一边乡镇或社区医院却无人问津,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对此,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因为生育政策调整下,高龄孕产妇的生育需求在短期内迅速释放。且根据人们的就诊习惯,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去大医院产检、分娩。据介绍,2015年全省只有19%的产妇选择在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娩。
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助产机构的门急诊量和危重病例已经开始增加,2015年全省高危孕产妇的检出率达到30%,比2013年增长了12%。高危孕产妇的增加给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应对
将推广孕产妇分级管理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半年多,首批政策获益者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分娩。按照目前的现状,产科爆满已是现实难题,如何能让孕产妇放心就医,并舒服产检?省卫计委表示,今年将着力推广孕产妇分级管理服务模式。
据介绍,目前省卫计委正在着力规范高危妊娠的筛查和管理,落实孕产妇分级监护管理措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高龄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时,要认真询问既往生育史、难产史、避孕史,详细进行体格检查,将高危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助产机构进行监护,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要设立高危妊娠管理中心,省、市、县要设立三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全省建立地区结合专病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机制,确保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获得顺畅的急救绿色通道。
目前,广州、深圳已经实现了孕产妇分级管理和救治,深圳市通过公众网实行产科床位动态公布机制,大部分三级医疗保健机构已实现产科门诊预约诊疗服务。
此外,全省范围内已启动产妇分娩信息登记、孕产妇死亡监测、出生缺陷监测,为资源调配和产科质量进行了有效的监控。下一步将出台做好高龄孕产妇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的实施方案,重点做好高龄生育人群的孕前指导和孕产期保健,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建议
普通产妇宜就近选医院
产检挤、建档难、产房满……目前这已是多数医院产科的现实状况,而大型三甲和专科医院又备受青睐。对此,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建议广大孕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选择分娩医院。
该负责人表示,广东省各家分娩医院均有能力处理正常孕妇的分娩。各地也会为孕期有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妇搭建高危孕产妇转会诊通道,孕妇一旦发生危险,可以随时得到三级甲等综合/专科医院的保驾护航,保障母婴安康。
孕妇在孕期可能随时发生突发情况,如阴道出血、早破水等,如果选择离居住地较远的三级甲等综合/专科医院可能会延误处理。因此建议选择离家较近的分娩医院,以便及时解决突发情况。
此外,服务环境及分娩费用也是孕妇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三级甲等综合/专科医院普遍存在就诊量大、就诊环境拥挤的问题,孕妇挂号、就诊、抽血、交费、做各种检查及取药时都可能要付出大量的额外等待时间。而且,由于收费标准的不同,三级甲等综合/专科医院分娩所需的医疗费用往往高于二级机构等其他医院。
济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