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电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用自己掌握的藏医药知识实实在在帮助病人和造福群众,希望能有专项政策扶持。”日前,国内南派藏医泰斗级人物果塔拉吉·彭措热登对本网记者说:“如果政策落实,我能做得更多更好!”
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特治疗方法和浓郁民族特色的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源远流长,古象雄时代就发明了外科手术使用动物筋缝合、伤口愈后无需拆线的先进医术。藏医药保养身体、抗拒病毒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独具特色,诊断方法采用望闻问切,尤其重视舌苔与早晨首次小便的变化。在历史上藏医药形成南北两派,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是藏医药发祥地之一,南派藏医之源。
阿池藏医院,病人纷至沓来。
彭措热登1943年生于五代传承的德格果塔藏医世家,祖上为康区四大土司之一德格土司的贵族官员。他从8岁至12岁学习藏文知识,12岁起师从祖父尕玛多登学习家传医术,遍览藏医药典,在八邦寺接受诸多藏医大师的灌顶传承及殊胜秘诀,通过多年行医,积累了丰富的藏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精通藏医内科、外科、蒸汽等疗法,熟练掌握藏医手术操作规程,尤其擅长火灸疗法,还擅长配制各种常用、名贵藏药和研制新药,结合传统藏医和现代西医科技,诊断准确率达到应诊病人的90%以上,救治的汉藏各民族患者不计其数,被当地人誉为康藏的“华佗”。多年行医生涯中,彭措热登对贫穷患者一律免费诊治,深受农牧民好评。
据了解,彭措热登对甘孜州藏医药事业发展曾做出极大贡献。一是多年来义务讲学带徒,培养了大量优秀藏医人才,充实到各乡村建立藏医门诊,为甘孜州乡村医疗卫生战线输送了新生力量,纷纷成为基层卫生单位骨干。他的学生经甘孜州藏医院按中等专业水平考核,合格率为98%;二是组建了白玉县藏医院并多年任职院长,协建石渠县藏医院、得荣县藏医院,帮助一些寺庙建立藏医诊所。目前,他在金沙江畔建立的阿池藏医院发展迅速,设有住院部和制药部,平均每天诊疗人次七八十人,每年诊疗人数达20000人以上,住院人数最多达到每天100多人,床位不够,病人就搭建帐篷,住车库。由于医德医风好、诊断准确、药效显著,辽宁、天津、上海、成都、西藏等地的患者纷纷慕名前来求医,或远程求购阿池藏药。
彭措热登是正宗传承的南派藏医泰斗级人物,地位彰显,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他的藏医论文被西藏民族杂志社重点刊用,多次受邀到省内外开展巡诊服务,于1988年10月取得藏医主治医师证书,1989年1月取得副主任医师证书,1998年7月由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中医管理局授予首届“四川省名中医”称号,同年受邀前往四川省中医学院讲学,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专辑报道,并以专家身份前往美国华盛顿参加“首届国际藏医学术研讨会”,之后接受联合国卫生组织邀请前往纽约,出席“国际艾滋病研究会”。2000年10月,被甘孜州卫生局聘为州藏医药研究所副研究员。2010年参加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和藏医药研究所举办的全国藏医高级研修班,次年开始连续4年受邀在北京藏医院进行专家坐诊,在年度考核中被院党委评为优秀个人。2011年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聘为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期三年。2012年,北京藏医院开展名老藏医师带徒工作,彭措热登被指定为两名指导老师之一。
但是,这样一位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藏医学术研讨会、被外国友人极力挽留出国行医但都婉言谢绝的世家名医,却多年面对身份尴尬的困境。1999年国家出台关于颁发行医资格证的新政后,面对西医化管理政策和正规学历要求,他没有获证,深感失望。
彭措热登给病人实施火灸。
记者采访了解到,果塔家族的藏医药传承起源于1787年出生的第一代医师嘎玛罗萨,到现在已传承六代,彭措热登长子泽翁多吉和侄子仁真旺嘉成为下一代果塔医术传人。泽翁多吉告诉记者,他6-14岁学习藏文;14岁开始师从父亲学医;1990年入学白玉县藏医院乡村医药培训班,学制4年;1994年毕业后开始在白玉县藏医院正式行医,下班就在父亲那里学习祖传医术、药方配制等各方面知识;2001年接受甘孜县甲登活佛聘请,在其学校任教一年,教授藏医知识。由于学习传承条件始终在藏文和藏医文化背景下进行,至今不能通晓汉文,不能适应相关考试,所以也没有获得行医资格证。这使得他深感伤心,有时甚至产生了不再从事医生行业的想法。
目前,民间民族医生行医资格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仍遵从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确定的执业医师制度,从业人员需要通过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才可获得行医资格证,而民间民族医生主要通过家传、师承和自学方式获得相关医学知识,往往没有接受过医科院校专业教育,按现行要求,绝大多数民间民族医生无法考取职业证书和执业资格。这一问题关系到民间民族医药独特的诊疗经验、技术方法能否传承发展,现已成为民间民族医药政策的核心问题。
专家认为,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的民间民族医生亟需政府酌情开辟职业准入渠道,倘若不能提供传承的土壤和制度通道,从源头上解决民间民族医生的合法从业和传承问题,民间医药就失去了生存空间和发展活力,这些宝贵资源将难以薪火相传,最终自生自灭,给中国医药健康事业带来巨大和不可弥补的损失。
据悉,在行医资格证制度实施过程中,民间民族医生求证无门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名医宿望尤其呼声甚高。2007年11月,医政司宣布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在全国全面实施,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相关破冰政策都已纷纷启动。果塔世家的彭措热登和泽翁多吉能否走出无证困境,本网将继续关注。(王忆晖)
济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