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热传一条消息:10种常见病“不用治”。按照最简单的逻辑判断,这10种常见病是病吧?记者走访了不同专业的专家。
乳腺增生
专业检查,区别对待
【传言】一个体检下来,10个女生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这时很多女性往往会跑去医院问医生“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成乳腺癌?”“吃点什么药才能‘消灭’增生?”其实,大部分乳腺增生的患者根本不用治疗。
【求证】吉大中日联谊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王可人教授:大部分乳腺增生患者确实不需要特殊治疗。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结构在性激素刺激下呈现不同的增生样改变,是正常的生理调节过程。不过乳腺增生程度不同,其病变的可能性也不同,乳腺增生过程可能伴随出现乳房疼痛和弥漫性乳腺肿块的临床症状。所以如果出现症状,尤其摸到肿块后,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病变的可能性。如果乳腺没有异常,仅为单纯增生样改变,那么尽可以放松心情。
至于大多数患者出现的乳房疼痛,在排除其他疾病,如颈椎病或肋软骨炎等情况下,自身可以琢磨一下出现疼痛的诱因,例如考试前紧张激动、家庭矛盾、晚睡早起等引起的内分泌失调,一般经过适当的规律作息、减少情绪波动,自然就会好转。
对于经基因检测有明显乳腺癌遗传倾向、既往经穿刺证实乳腺导管或小叶存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则建议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系统观察随访或进行必须的处置。
宫颈糜烂
虽“名不符实”,仍需认真对待
【传言】“糜烂“一词威力巨大,其实,这只是医学名词史上一个大失误。国际上,“宫颈糜烂”这个名称已经被取消,我国妇科教材也取消了这个称谓。它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能称之为病,大部分宫颈糜烂的女性只是受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上皮异位,待激素水平稳定后所谓“糜烂”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求证】吉大一院普通妇二科主任冯丽华:“宫颈糜烂”确实不是真正糜烂,实质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即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通常情况下柱状上皮位于宫颈管内,鳞状上皮位于宫颈阴道部。生育年龄女性由于激素水平较高,柱状上皮受到激素水平影响,由宫颈管内移到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为复层上皮,可以很好掩盖宫颈基底部血管,而柱状上皮为单层细胞,其下基底血管清晰可见,使宫颈呈现“糜烂样”改变,而非真正糜烂。
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下降,激素水平降低,柱状上皮可再次移入宫颈管内,所谓“糜烂”可自然消退。虽然宫颈柱状上皮及鳞状上皮间的转化为正常生理现象,但相互转化区域为宫颈疾病,尤其
是宫颈癌高发部位。有性生活史女性应定期到正规医院行宫颈筛查(宫颈脱落细胞及宫颈HpV病毒检测),以便提早发现宫颈病变,尽早治疗,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子宫肌瘤
多数相安无事,部分需积极治疗
【传言】“子宫肌瘤”这个词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其实,此“瘤”非彼“瘤”,子宫肌瘤的瘤多数是良性的,是妇科体检的“常客”,如果肌瘤较小,患者无明显症状,只要定期随诊观察即可。
【求证】吉大一院普通妇二科主任冯丽华:通常我们说的子宫肌瘤就是指子宫平滑肌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恶变率较低。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厘米,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定期随诊观察,不需要特殊处理,若为近绝经妇女,绝经后肌瘤通常可以自然萎缩。
每3至6个月随诊复查1次,随诊期间注意有无症状出现,子宫肌瘤是否增大。每次随诊需做妇科检查并辅以B超检查。随诊过程中若出现月经过多压迫症状,或肌瘤增大,尤其速度较快者,则需及时采用相应治疗。
直径大于5cm的肌瘤,即使无月经量多等症状,仍要密切随访,必要时手术治疗。
针对位于宫腔内的粘膜下肌瘤,因其可造成异常子宫出血及月经经量过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无论肌瘤大小都应积极处理。此外针对绝经后增长快,且伴有疼痛及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因不排除存在恶变可能,也应积极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
就是消化不良,调整饮食即可防治
【传言】调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达80%—90%。在医院,只要你
接受胃镜检查,几乎无一例外会得到这么一个最轻级别的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事实上,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完全不需要治疗。
【求证】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急救医学科主任、消化内科教授李岩:确实,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可自行消失。如果饭后出现饱胀、消化不良时,吃点多酶片或其他消化酶类药物、多种益生菌即可缓解,并不需要担心。
如果是空腹出现腹痛、反酸等症状,可以试验应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治疗,症状缓解者也不排除胃食管反流的可能,可以改变生活方式,适当延长疗程或者到专科进一步诊治。
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以预防该病发生。如戒烟酒,减少食盐摄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料和过热、过冷饮食;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食物;停服某些刺激胃黏膜的药物。
甲状腺结节
良性居多,恶性需及早治疗
【传言】甲状腺结节也是体检中易出现的“高频”疾病。很多人一经查出就非常紧张,认为要马上治疗,非常担心变成“甲状腺癌”。事实上,1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结节”完全不必担心,也不需做进一步检查。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更不会变成“甲状腺癌”。
【求证】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孙亚东教授: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疾病,中年女性较多见,大多数属良性结节,恶性结节较少。《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指出,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同时,甲状腺结
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但单发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对于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结节,若无家族甲状腺癌病史,无射线接触史,无转移灶,一般只需要进行严密观察即可,半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不需特别治疗。但检查中如出现“新近出现并迅速增大的甲状腺实性结节;原有甲状腺实性结节,多年无明显变化,近来迅速增大;B超发现低密度或极低密度结节、结节之边缘不整、结节内部的微细钙化;原有甲状腺较大结节内,动态观察新近出现微钙化”等情况时,应警惕甲状腺癌的发生。
甲状腺结节是否要治疗,要看其大小以及是否有钙化,如果有恶变的可能,就要及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直径在1厘米—1.5厘米之间的结节可先进行药物治疗,如结节缩小或未继续增大,可暂不手术,继续观察。直径超过1.5厘米的则建议手术。但对B超发现有砂粒样钙化或穿刺发现有乳头状增生或怀疑癌的结节,那么,不管结节大小都必须及早手术。
一旦穿刺确诊为甲状腺癌,只要是未分化型,还是容易治疗的,因为这类癌很少转移,并且对放射性同位素治疗非常敏感,预后良好,生存期甚至和正常人没差别。因此,大家不必对甲状腺结节过于紧张。
济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