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反映在看美食家蔡澜的节目时了解到,三文鱼刺身有寄生虫,正统的日本铺子不会售卖。消息引起了网友的恐慌。记者从日本友人处获悉,日本的料理店也售卖三文鱼刺身,而且是一道美味。
南京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因三文鱼寄生虫引起中毒的报告,市面销售的三文鱼都应该是检验过关的产品。水产专家建议使用煮熟的三文鱼,若要食用生三文鱼片,要仔细观察鱼肉,一旦发现鱼肉上有疙瘩等异物,建议不要食用。
昨日,“全球大百科”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注意三文鱼刺身”的内容,他因看了美食家蔡澜的专栏,不敢吃三文鱼刺身了,“正统的日本铺子,绝对不会卖三文鱼刺身,因为他们老早知道它的虫极多。”
该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恐慌,“真的假的啊?三文鱼刺身是我的大爱啊!”“这么一说,我都不敢吃了。”网友纷纷留言。
但对于这种说法,也有网友认为不可信,“蓓蓓丫头”:“这种说法不正确,日本很多寿司店都有三文鱼刺身售卖,吃的人也很多。”网友“小小玥”说,“我问过很多日本寿司师傅,他们说是用海盐及白醋抹在肉上面,再放入冰柜急冻24—48小时,然后再解冻就可以吃了。”
各方回应
日本友人:三文鱼刺身有售,是美味
在南京工作的日本友人藤原先生告诉记者,生鱼片在日本非常受欢迎,也是一道美味,日本寿司店当然会销售三文鱼刺身。在日本,人们很少会在家制作生鱼片,因为没有足够的保鲜设备,而且工序比较繁琐。
制作生鱼片的师傅也要保证食材的新鲜与卫生。而在食用时,会配上酱油和芥末,酱油主要是来调味的,而芥末既可以调味,又能杀菌开胃。
对于三文鱼有寄生虫的说法,藤原先生认为不存在,他说:“如果有寄生虫,食材是不允许流入市场的,检验机构也会检测。在日本很少听到有人因吃三文鱼刺身感染寄生虫的说法。”
疾控中心:未收到三文鱼中毒报告
记者昨天下午咨询了南京市疾控中心,食品卫生科工作人员介绍,三文鱼一般都用来生食,由于没有高温消毒,在食用时有被污染的风险。
三文鱼从养殖到打捞再到加工成菜肴,这期间很有可能被污染,也有沾染病菌的可能,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即使有寄生虫,也要具体看虫的类型,在人体内是否能存活,即使能存活,也要看对人体是否有危害。所以,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而检验机构也会对食品卫生做出相关检查,因此,在食用三文鱼刺身时不用过于恐慌。据介绍,目前南京市疾控中心并没有收到因三文鱼寄生虫引起中毒的报告。
水产专家:尽量食用煮熟的三文鱼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周老师介绍,异尖线虫属于线虫的一种寄生虫,幼虫可寄生在人体消化道,感染后会引起腹痛等反应,三文鱼中也有发现。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寄生虫肉眼可见。
周老师建议尽量少食用生鱼片,最好是煮熟了吃。爱吃生鱼片的朋友,要看鱼肉上是否有胞囊,俗称疙瘩,如果有异物突起的就不得再食用。
如何挑选三文鱼片?第一,看,要看鱼肉的颜色,新鲜的三文鱼会有种隐隐流动的光泽,鱼片呈透明状;第二,摸,新鲜的三文鱼摸上去会感觉有弹性的,不新鲜的则是死实实的;第三,新鲜的三文鱼入口会感觉到结实饱满。(金陵晚报记者 高洁)
相关提醒
很多海鱼都有寄生虫
“许多人认为淡水鱼、虾、蟹才有寄生虫感染。其实不然!”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华教授指出,“海鲜虽然没有淡水鱼中常见的肝吸虫,但同样有其它寄生虫。”
“我们就曾见过一些刚抓到手的海鱼,一刨开鱼鳃就见到寄生虫。”李华告诉记者,在海鱼中,异尖线虫是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在世界各大海域的许多海鱼身上都有它们的踪迹,包括我们常吃的三文鱼、大马哈鱼、金枪鱼、鳕鱼、海鳗、石斑鱼等海鱼。
此外,2004年宁波市疾控中心进行市场检查时,在一条海鱼体内最多分离出129条异尖线虫幼虫。
除了有异尖线虫,海鱼身上还有其它寄生虫。比如,就曾有食客生吃孟苏大马哈鱼而感染阔节裂头绦虫的病例。而除了海鱼,其它海产也同样逃不脱病原体的感染,前几年,香港一名女孩因吃海虾刺身感染一种可怕的创伤弧菌,导致左臂肿淤溃烂,不得不切除大片坏死肌肉保命。
芥末和酒杀伤力有限
芥末是人们吃刺身最常用的调料,认为刺身蘸芥末吃就不会感染寄生虫,李华引用相关研究文献称:用芥末配成1克/毫升、2克/毫升和3克/毫升浓度的溶液浸泡游离的异尖线虫,结果15分钟后均无死亡的虫数,浸泡20分钟幼虫死亡率分别为3.33%、6.67%和3.33%,需要经过55分钟后幼虫才能全部死亡。
而一般吃海鲜刺身所蘸的芥末浓度都不可能太高,而且只跟刺身表面接触,很难浸透整片刺身。再说,从蘸酱到吃进口里,顶多也就1分钟甚至只有十几秒的时间。同样的道理,无论是酱油、醋或酒,在短时间内对海鲜刺身上的寄生虫的“杀伤力”都极为有限。
相比之下,冰冻的手段确实可以杀死寄生虫,但需要温度够低、连续冰冻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行;而餐桌上的“冰镇”只是用冰块降温,非但起不到杀虫效果,反而可能延长某些寄生幼虫的存活时间。 (吕强盛 整理)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