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打仗同样如此。战略正确,才会有战役、战斗的伟大胜利。
我军众多战将中,有很多是一个战役或一场战斗的指挥员,他们却不局限于眼前事务,而是处处为战略谋。
1947年,陈赓将军接到“率四纵回师陕北”的命令。将军不是无原则地执行命令,而是着眼国内战争大势,向中央坦承直言“调我西渡黄河,不够‘英明’”,并献上“南渡黄河,再给敌人胸口插上一把刀”的谋略,中央接受此项建议,遂促成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相互支援,问鼎中原。
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事例,就是粟裕的斗胆直陈。1947年年底,中央准备外线出击到长江以南,实施战略跃进,主要由粟裕指挥。粟裕在准备渡江的同时,向毛泽东提出延迟过江,准备在中原与敌人打大仗。后来,毛泽东和中央领导经过反复讨论,接受了粟裕的建议,于是就有了淮海战役的大奇迹和大胜利。
成于谋势,败于谋子,这是我军战将留给我们的启示。
对于战略的重要性,陈毅元帅曾有过一段重要论述:“我们比战术是比不上人家的,如操场动作,内务管理,战斗动作等。我们愈往下比愈差,但愈往上比则愈强。如旅以上战役组织比人家强,纵队更强,野战司令部又更强,到统帅部的战略指导更不知比他高明多少倍。”他还说:“一年来自卫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略上的胜利。虽然我们打胜仗靠同志们不怕牺牲流血的精神和大炮机枪,但主要是统帅部、陕北总部、毛主席的战略指导。”
什么决定成败?战略决定成败,而不是其它!正是有很多开国战将一心为战略谋,我军才能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
为战略谋,不仅要有战略眼光、战略思维,还要有大局意识、牺牲精神。“不能在眼前的事物里面打圈子,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这是开国战将从战场中得出的结论。
1947年,刘邓大军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果敢行动,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后来邓小平同志常以此事告诫大家:“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刘邓大军的牺牲,正是为战略谋的实际行动。相反,国民党军队为了局部利益,不要整体利益;为了自保,不讲协同,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掌上千秋史,胸有百万兵。为战略谋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没有一定的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是很难做到的。具备深厚的知识积淀,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才能跳出业务一隅,跳出视野局限,“按准地球的脉搏”。
朝鲜战争初期,周恩来的军事秘书、后来的开国少将雷英夫,时刻关注战争走势、认真研究美军指挥官的特点,准确预测“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为国家领导人进行战略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对此,毛泽东感慨地说:“我军的参谋……人人懂政治,个个懂战略,能干可靠,准确及时,倚马可待。别开口闭口就是美军、英军、苏军的参谋怎么怎么样,我们身边的人才不亚于他们!”
世易时移,但战略意识不可少。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更加复杂多变,更加需要战略判断,更加需要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役战斗。“如果指挥员的判断出错了,胜利的希望就变得渺茫,这个时候只能靠浴血奋战的士兵力挽狂澜。”为避免未来战争付出大的代价,指挥员应多培养战略思维,多提升战略能力,真正做到在战略先敌一筹、胜敌一层。
(作者 王继东 单位:总装通用装备保障部)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