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微信引领社交媒体未来趋势 海外巨头群起仿效

2016-08-06 07:47:07 来源:济宁新闻网

经济学人:微信引领社交媒体未来趋势海外巨头群起仿效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杂志撰文称,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标志意义的超级应用,微信的成功得益于独特的创新理念和以用户为本的发展模式。它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开创了一种新型平台模式,就连 Facebook 这样的顶尖巨头也在模仿微信的发展方式,让海外用户也得以受益于类似的创新理念。以下为原文内容。

4 岁的于慧(Yu hui,音译)是个活泼的上海小女孩,她也是营销人员所谓的数字土著。一年前,她开始使用微信与父母交流,这是一款在中国广为流行的移动聊天应用。但由于她还太小,无法随身携带手机,所以使用了一款名叫么么的上网设备来使用微信。这个圆嘟嘟的玩偶下面隐藏着一个麦克风,余慧可以借此向父母发送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歌声。而当接到新信息时,这个玩偶还会自动点亮。

与中国大陆的多数专业人士一样,她的母亲开展很多业务时也会使用微信,而非电子邮件。这款应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功能,从免费视频聊天到临时聊天组,再到新闻阅读和多媒体文件共享,可谓一应俱全。它还提供一款类似于美国 Slack 的企业聊天服务。如今,于慧的母亲与人见面时已经很少交换名片,而是使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对方的微信二维码。

于慧的父亲则会使用这款应用在网上购物,在实体店结账,支付水电费账单,甚至在跟朋友聚餐时分摊账单这一切都只需要点击几下手机屏幕即可完成。他可以借助微信轻而易举地叫到出租车,并支付车费,还可以购买外卖和电影票,甚至连医院挂号和酒店预订也都能在这款应用内完成。

正如一位美国风险投资家所说:微信已经渗透到你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已经成为所有上网活动的核心枢纽,甚至成为了帮助用户使用其他服务的综合性平台。正因如此,微信才引发了 Facebook 等众多硅谷巨头的密切关注。他们的确有理由投来羡慕的目光:经常往来于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人都表示,离开微信的日子会让他们感觉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在微信提供的众多服务中,数字钱包或许是最令旁观者印象深刻的一项这也是互联网时代不断被提及的伟大梦想。得益于微信的普及,中国消费者完全可以不带任何现金和银行卡出门。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在展现移动互联网未来蓝图过程中呈现的最佳实例。

毫无疑问,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多的智能手机用户,而且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通过移动设备上网的中国人甚至超过美国、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的总和。很多中国人跳过了 pC 时代,从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直接迈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通过互联网完成的销售额中,约有一半是通过手机实现的,而美国却仅为三分之一。换句话说,微信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不仅拥有新技术,而且围绕手机构建了商业模式,而最重要的在于,用户也都愿意尝试这些服务。

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 5 年前正式推出了微信,它如今已经拥有 7 亿多用户,甚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流行的聊天应用之一。中国大陆网民在移动互联网上花费的总时间中,有超过三分之一都用在了微信身上。一个标准的微信用户平均每天至少使用该服务 10 次。

经济学人:微信引领社交媒体未来趋势海外巨头群起仿效

微信一直在努力提升产品的吸引力,让用户真正在使用过程中获得乐趣。摇一摇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交友方式,可以帮助互不相识的微信用户相互结交。用户甚至可以通过这款应用识别出电视里正在播放的节目,并与彼此展开互动。在去年的央视春晚上,微信用户总共通过摇一摇功能摇到了数百万美元的红包。整个春晚过程中,微信用户摇手机的次数达到 110 亿次,每分钟还创下 8.1 亿次的历史记录。

最重要的是,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微信用户绑定了银行卡。由于中国社会的诚信度不高,加之各种网络犯罪活动越发猖獗,使得这一成就尤为引人注目。然而,借助深受用户信赖的品牌形象、严格的身份认证和密码保护程序,腾讯还是赢得了公众信任。相比而言,Snapchat 和 WhatsApp 等西方聊天产品至今未能说服用户绑定财务信息。最近刚刚在纽约和东京两地上市的日本 Line 和韩国 KakaoTalk (腾讯是该公司的大股东)表现略好,但仍然无法与微信媲美。

一站式超级应用

腾讯为何能够大幅领先竞争对手?这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与多数西方人不同,很多中国人都拥有多部手机,只要能够通过统一的数字身份将这些设备轻易整合起来,都会受到他们的追捧。在美国,由于基础手机套餐中都捆绑了短信服务,所以聊天应用面对着运营商这个强大的对手。但在中国,短信服务花费不菲,所以消费者更愿意使用免费的聊天应用。而电子邮件在中国大陆始终没有像在其他地方一样广泛普及,主要是因为互联网进入中国过晚,给聊天应用留下了可乘之机。

但微信之所以能够成功,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腾讯的创新能力。很多中国人都是伴随着 QQ 长大的,这款 pC 聊天软件至今仍然拥有 8 亿多注册用户。QQ 与以色列即时通信软件 ICQ 类似,但腾讯在其中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在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后,腾讯组建了内部团队,专门设计和开发智能手机专用聊天应用。QQ 内部人士沿着现有的产品开发了一些模式,但另外团队却开发出了微信。当腾讯推出这款新应用时,专门提供了一项功能,方便 QQ 用户将现有的联系人导入这款新应用。

另外一大创新则来自两年前推出的红包功能,方便用户向亲朋好友赠送电子红包,而不必再当面发放现金红包。风险投资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的陈梅陵表示,该公司还通过一种非常聪明的方式将发红包变成了游戏。微信还鼓励用户在微信群里发送拼手气红包如果你给 30 个好友发送一份总额 3000 元的红包,他们或许不会每人得到 100 元,具体的数额要由系统随机决定。这使得微信群实现了爆炸式增长。今年春节期间,有超过 4 亿用户(有的是个人,有的是团体)发送了 320 亿个红包。

由于用户对微信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使得腾讯得以从中挖掘令所有对手嫉妒不已的价值。经过持续多年的耐心投入,腾讯目前已经通过微信获取了巨额利润,数额还在不断增长。北京科技咨询公司 BDA 的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表示,当其他的免费聊天应用纷纷遭遇创收困境时,微信却在去年实现约 18 亿美元营收。据汇丰银行测算,按照目前的科技公司的常规估值来看,微信的估值应该已经超过 800 亿美元。

该服务约有半数营收来自网络游戏,这恰恰是身为中国最大游戏公司的腾讯最擅长的领域。电子商务业务则是微信商业模式的另外一大关键支柱。微信平台上共有 1000 多万拥有官方账号的商家(其中一些是名人开办的),所有的交易费用都需要向微信支付分成。

一旦用户将银行卡与微信钱包绑定,在该平台上的购物活动就会大幅增加,每月的交易次数远超美国人使用银行卡完成的交易。3 年前还很少有人用微信购物,但现在,约有三分之一的微信用户经常使用该应用购物。良性循环就此形成:设立官方账号的商家和品牌越多,微信购物的声势就越大,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强。

庞大的用户和丰富的使用场景,使得微信可以对用户的偏好展开深入的分析。这也加强了微信对广告主的吸引力,他们可以借此提升广告的精准度。高盛认为,从利用社交移动广告趋势的角度来看,没有几家公司能与微信抗衡。当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面向部分用户发布首个微信朋友圈广告时,人们非但没有因此感到恼火,反而引发了一场骚动:很多人四处打听他们为何没有看到这则广告。尽管腾讯在投放朋友圈定向广告时非常谨慎,但其官方企业帐号每天还是吸引了数十亿次的访问量。

对西方企业而言,微信的成功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启迪在于,只要能够为消费者和广告主解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痛点,便可获得丰厚的回报。智能手机是个了不起的发明,但也令一些人感到困惑。例如,各种各样恼人的通知、更新和应用都令人摸不着头脑,但微信却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西方世界那些更为知名的竞争对手看来,微信的崛起不仅令他们嫉妒,也给他们带来了启发。例如,FacebookMessenger 聊天应用的负责人大卫马库斯(David Marcus)就很愿意公开谈论这款来自大洋彼岸的服务。他认为,微信是一款颇有启发意义的服务。他本人也计划将 Messenger 打造成一个方便人们与企业沟通,并直接完成网上购物的平台对于微信用户而言,这样的功能恐怕并不陌生。

不过,就连最追捧微信的人也承认,东西方的移动生态系统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很难将微信的触角和在用户心目中的卓越地位复制到其他地方。早在应用生态系统尚未站稳脚跟前,它便已经在中国崛起。而西方消费者已经习惯于使用很多不同的应用访问互联网。所以,想要让他们大量地使用一款应用,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核心服务,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而 Facebook 也很难对微信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这家硅谷巨头在很多市场都构建了网络效应,它甚至对微信的海外扩张之路构成了障碍。但如果 Facebook 想要进军中国,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我们拥有巨大的本土优势。腾讯的一位高管说,微信比 Facebook 更具备超级应用的属性。

事实上,微信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很多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海外企业的水土不服,但腾讯却打破了这种模式。面对另一家本土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多次挑战,它都成功抵御了挑战。现在看来,Facebook 旗下的 WhatsApp 与微信的竞争关系似乎更为直接,因为这款服务已经渗透到中国大陆。

微信之所以能够繁荣发展,原因其实很简单:它为用户解决了问题,还为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服务。这会改变所有人的移动互联网体验甚至也包括中国以外的用户,因为西方企业也在纷纷模仿微信的模式。

济宁IT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