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耶尔难挡雅虎巨轮沉没,20年历史见证互联网变迁

2016-07-26 07:33:25 来源:济宁新闻网

梅耶尔难挡雅虎巨轮沉没,20 年历史见证互联网变迁

纪振宇 7 月 25 日硅谷报道

雅虎(Yahoo!)的名字中有先谕(O代表 Oracle,神谕、先知的意思)的含义,但或许连它自己也没能预见自己的结局。

7 月 25 日,美国通信运营商 Verizon 通信确认,将以 48.3 亿美元收购雅虎的互联网资产,收购后雅虎将被整合入 Verizon 旗下的美国在线。这意味着这家互联网公司鼻祖 20 多年的故事即将落幕。

雅虎的前十年一直扮演着互联网先驱的角色,后十年则是一名追赶者,并且被领先者越甩越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曾经盛极一时的雅虎茫然四顾,竟寻不到自己的立身之处。

回过头来看,雅虎似乎所有事都做错了,在微软报价 450 亿美元寻求收购时,雅虎没有答应,坚信自己的价值远高于这一价码。在谷歌还是一家创业公司时,雅虎决定与其合作,使用谷歌的搜索引擎,直到 2 年后恍然大悟决心重做搜索,但彼时谷歌已经在搜索业务上一骑绝尘。

雅虎似乎又什么都没有做错,在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公司后,雅虎理所当然想要成为一切互联网服务的提供者。10 亿美元报价收购 Facebook 未果也情有可原,毕竟当时有几个人能相信一名哈佛肄业生创办仅 2 年的社交网站,未来会成为市值千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

在雅虎的历史中,或许杨致远和梅耶尔是最重要的两个人,前者让雅虎从无到有,后者陪伴雅虎讲完故事的最后一个章节。

互联网大潮奔流不息,没有人能永立潮头,雅虎的离去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而另一个时代早已来临。

从互联网先驱到落后者

时光倒回 20 年前,当时的互联网还是一片蛮荒,全美国仅有 14% 的人上网,其中大部分使用着价格昂贵、速度奇慢的拨号上网方式,浏览着今天看来十分有限但当时却已是非常丰富的网络信息。

但一组数字却能够说明,在当时资源、信息都极度有限互联网正在呈加速发展的趋势,1994 年,全球的网站总数还不到 3000 个,但一年前,这一数字是 130 个,两年前是 10 个,看似荒芜一片的互联网,同时蕴藏着巨大的机遇,杨致远和 David Filo 这两个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便在这一时期成为了互联网最早的拓荒者。

梅耶尔难挡雅虎巨轮沉没,20 年历史见证互联网变迁

1995 年的雅虎首页

雅虎创办初期是帮助人们分类检索互联网上各种信息的一个平台,其所开创的门户网站模式也成为后来一系列知名互联网公司竞相模仿的对象。

1995 年,雅虎正式开始互联网广告业务,当时公司的一位高管估算整个市场规模在 2000 万美元左右,但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超人们想象。到了 1997 年,仅雅虎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广告收入已经近 8000 万美元,再过一年,雅虎的广告收入已经达到了 2 亿美元。

随后,雅虎的野心开始膨胀,想成为满足人们一切互联网生活所需服务的提供者。雅虎进行了一轮风卷残云式的收购,将业务进一步扩展至邮箱(Yahoo! Mail)、游戏(Yahoo! Games)以及即时通讯(Yahoo! Messenger)等领域。

乘着互联网的第一波热潮,雅虎在成立不到两年就成功上市,上市首日股价创下了 270% 的涨幅。到了 2000 年,也就是互联网泡沫的最顶峰,雅虎股价创下了每股 118.75 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互联网行业霸主。

然而,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雅虎也经历了第一轮的低潮,2001 年,雅虎股价已跌至每股 8.11 美元,市值缩水了 90% 以上。

但作为当时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雅虎还是安然度过了这一轮危机,广告业务继续突飞猛进。2003 年,雅虎广告收入首次突破 10 亿美元,2004 年,这一数字又继续增长至惊人的 35 亿美元。

雅虎的市值最高曾到达过 1280 亿美元,比当时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还要多出 200 亿美元。

然而就在雅虎如日中天之际,新一轮的危机正在酝酿。互联网大潮让无数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自细分领域的新军纷纷崛起,渐渐地,雅虎发现其原来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各个业务线,都被其他年轻的公司赶上甚至超越,例如 eBay 很快让雅虎的在线拍卖相形见绌,分类信息展示被 Craiglist 所迅速取代。

一家叫做谷歌的公司,在搜索业务方面做得如此出色,2000 年,雅虎与谷歌签订协议,将谷歌的搜索引擎用于雅虎的主页,直到两年后,雅虎才如梦初醒,意识到搜索业务的重要性,决定重新使用自己的搜索引擎,但彼时的谷歌已经在搜索业务上一骑绝尘,两年后成功上市,从此在搜索领域,无人能出其右。

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 2.0 时代,雅虎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任何一款在市场上占压倒性优势的产品,而且其所有的产品都变得不再酷了,越来越多更新更酷的产品和平台,在迅速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广告商。

雅虎的收入增长从 2007 年开始陷入停滞,董事会决定更换管理层,接下来的 5 年中,雅虎的首席执行官如走马灯般连换 4 人 ,最后那一位更是因学历造假丑闻在担任 CEO 不到 5 个月后便下台,到了 2012 年 5 月,雅虎的市值只剩下 200 亿美元,不到其巅峰时期的六分之一。

梅耶尔掌舵下的雅虎:难逃宿命

危机下的雅虎急需寻找一位新的掌舵人,梅耶尔或许是当时雅虎能够找到的最为理想的首席执行官人选。这位谷歌历史上首位女性工程师,主导了几乎所有谷歌重要产品的研发,包括谷歌搜索、新闻、地图、邮件服务等,梅耶尔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曾经在谷歌与梅耶尔共事过 3 年,目前担任谷歌首席执行官的皮查伊这样评价她:她以高管的身份工作,同时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工程师。

梅耶尔是硅谷实干型高管的典型,她可以随时召集工程师们来到她位于旧金山四季酒店的豪华套间里,就着披萨和饮料,就一个具体的产品开发细节进行没日没夜的反复论证。

但技术出身的背景对于雅虎首席执行官这个角色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梅耶尔懂技术,与工程师有共同语言,能够互相理解,但作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她过于专注细节的思维习惯,导致了一些战略层面的视野相对欠缺。同时,她并没有任何直接将产品变现的经验,她是一名出色的产品经理,但并不是一个营销家。因此,你可以看到梅耶尔时期的雅虎,用户量和活跃度并没有显著下滑,但营业收入却一直跟不上。

但她对自己所做的判断从来深信不疑,《连线》杂志的创办人 John Battelle 曾说,过去和梅耶尔的对话中,从来没有任何时刻她对自己不是 100% 的确信。

另外,梅耶尔的管理风格也一度在雅虎内部饱受诟病,作为一个每天只需要睡 4 个小时的工作狂,她常会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其他员工。外界流传最广的是她上任后不久,便强制要求所有员工必须来办公室办公,这与硅谷公司所流行的允许员工在家办公的灵活政策背道而驰,也许是意识到过去的做法太过严厉,她不久后又推行了将员工的产假延长两倍的政策,称对雅虎来说最重要的是留住真正有才能的员工,似乎在为之前过于严厉的政策做弥补。

但公平地说,早在梅耶尔加入雅虎之前,这家公司的大公司病已经凸显的很严重,人员数量臃肿,产品推进缓慢而无效率,急需一位铁腕的管理者来改变这一局面。

一位在 2010 年曾参加雅虎总部面试的工程师对腾讯科技表示,面试时他就感觉雅虎的整体工作节奏懒散,人浮于事是他对这家公司的印象,尽管最终收到了 offer,但他还是决定不加入雅虎。

梅耶尔加入雅虎之时正是移动互联网即将开始腾飞的时期,在她之前,雅虎几乎没有任何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整个公司与移动开发业务相关的工程师不到 50 人。作为对比,2012 年,Facebook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工程师已经超过上千名。

为了将原先雅虎基于桌面端的上百个产品进行移动化精简,梅耶尔和当时的首席市场官 Kathy Savitt 通过市场调研,筛选出了被她称为日常习惯的用户最为频繁的移动应用需求,包括新闻阅读、天气查看、电子邮件收发、图片分享等。梅耶尔决心在这些领域给用户最好的移动体验。

为了迅速开展上述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开发任务,梅耶尔的办法是通过大举的收购获得所急需的人才。

一位曾经历过雅虎并购的知情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梅耶尔并不在乎收购对象的具体产品和服务,她在乎的是人,通过收购把这些人招揽进雅虎,再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工作。

事实正像这位人士所说的那样,很多被雅虎收购的初创公司,在收购完成后,原先业务和产品被迅速关闭,原创始人和员工转而成为雅虎的员工。

但在这 4 年中进行的 50 多笔收购中,也有一些是例外,例如雅虎于 2013 年斥资 11 亿美元收购的社交网站 Tumblr,是雅虎进军社交领域的一次激进的押注,然而效果并不理想,3 年后,Tumblr 在社交世界几乎销声匿迹,其价值也一再被减记,几乎变得一文不值。

梅耶尔往移动端业务转移的努力在 4 年后有所成效,但营收依然仅为雅虎传统桌面业务的一半不到。作为对比,Facebook 在不到 3 年的时间,将 70% 的营收转至移动端。

大举收购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雅虎的企业文化变得模糊不清,或者说,在这一过程中雅虎的企业文化逐渐缺失。梅耶尔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裁员,还有很多管理层主动离开,而新加入雅虎的成员背景、经历各异,他们只是为自己所研发的产品负责,并没有太多的公司归属感。最终的结果是,很多通过收购获得的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人才,并没有成为雅虎的长期员工,他们大多数人选择了跳槽或者进行下一个创业项目。

传统的 pC 端业务加剧萎缩,移动互联网业务又不能及时跟进,导致雅虎的业绩节节下滑,2012 年雅虎每年的利润还能接近 40 亿美元,但到了去年,这一数字则变成了净亏损 44 亿美元。

梅耶尔至今的职业履历证明了她是一个开创业务方面的成功者,她所具备的技术功底、实干精神和旺盛的精力都是创业成功的要素,但她或许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尤其是正在走下坡路的大型企业的管理者。

当然,也许换了任何人来当雅虎的 CEO,都无法拯救这艘下沉的巨轮,任何人都敌不过时代的变迁,导致雅虎最终走向出售命运的根源或许要归咎于时代的错位,这家诞生于互联网开端最早期的公司,已经不属于现在这个智能手机遍布的时代,20 年或许就是雅虎这家公司的生命周期,纵观整个科技行业,实际上这样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落幕的故事不胜枚举,雅虎的离去或许能被定义为科技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济宁IT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