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集团军按照强军目标培养选拔高素质干部队伍

2016-10-31 09:09:16 来源:济宁新闻网

第27集团军按照强军目标培养选拔高素质干部队伍上图:集团军在开展实兵演习时同步培训营连干部。图:集团军采取定期考核、随机考核等方式考察干部。 图片由郑立洪、周 胜摄

习主席深刻指出,要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实施好科技强军战略和人才强军战略。我军军事斗争准备和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对人才队伍需求越来越紧迫,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不足、人才适应关键岗位的核心能力不足等矛盾越来越突出。

国以才立,军以才强。全军首批改革军旅营体制的第27集团军,通过精心谋划人才建设蓝图,狠抓规划目标落实,培养造就出一大批精通实战化训练的新型军事人才,大幅提升了部队战斗力。近年来,他们首次担负总部信息化条件下“三场联训”,锤炼了各级指挥员联合作战、指挥决策能力;首次组织炮兵部队进行严寒条件下实兵实装演练,破解了远程机动、指挥控制、综合保障等10余个训练难题;首次以该集团军为主组建射击队,代表我军参加国际陆军轻武器技能比武,夺得10金7银23铜,独得“狙击手冠军杯”。

究竟是什么选人育人用人举措,让这支从革命战争年代冲杀过来的部队,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征途上步履铿锵?初夏,记者走进这个集团军,拉直了许多心中的问号。

今年初干部调整时,某机步旅指导员胡志伟很“抢手”,旅机关组织科、宣传科、某炮兵团组织股3家,分别找到旅领导想“挖”他,均被他婉拒。

曾经是旅“材料大拿”的胡志伟,当指导员正干得风生水起时,旅团机关分别抛出“橄榄枝”,旅党委为何不撒手?

“原因就在这本规划上。”旅政委韩寿庚告诉记者,对照《2011-2015年集团军人才建设规划》,胡志伟任基层主官不满两年,着眼长远,应继续夯实基础,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胡志伟的成长经历是该集团军各级干部严格落实规划要求、按照“路线图”成长成才的一个缩影。

“人才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要打赢明天的信息化战争,首先要打赢今天的人才战争。”集团军军长薛爱国告诉记者,他们着眼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依据总部和军区人才建设指示精神,结合军旅营体制和使命任务特点,逐旅团调研,反复征求意见,制定出翔实的人才建设五年规划。通过严格落实规划要求,短短4年便实现了人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该集团军旅团班子92.6%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3%具有军政换岗经历,95%具有机关基层任职经历,55%具有跨军兵种任职经历,100%指挥或参与过大型军事演习;营连主官70%具有军政、指技换岗经历;机关处科股长84%具有基层主官任职经历,人人熟练使用一体化平台组织作战指挥……

翻看《规划》记者发现,他们将人才队伍区分为指挥军官、参谋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等4支队伍12个类别,对各级各类干部的任职经历、任职培训和信息化素养等要素逐一细化量化。

蓝图一经绘就,就要一抓到底。基于此,集团军每年都要专门召开人才建设工作会议,讲评旅团落实《规划》情况;每年初干部集中调整前,都要专门下发调整配备意见,督导旅团落实规划阶段性目标……

某旅政委李福昕告诉记者,“好规划”绘就成才“路线图”,使旅队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仅2013年,全旅就有15名干部被上级机关选调或到兄弟单位提升使用。

强军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个人梦”融入部队“强军梦”

今年春节,正在国防科大读研的某旅干部时国华,匆匆忙忙回太原老家探望亲人后,径直回到老部队调研。他结合所学计算机专业,围绕“信息化条件下网上模拟实战化训练”课题,收集了50余条意见建议。

像时国华一样,近年来该旅在外读研的29名干部,寒暑假全部主动回到部队调研,将一批部队急需解决的课题带回攻关,成为集团军官兵将“个人梦”融入部队“强军梦”的生动注脚。

“强军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集团军政委薛凝冰告诉记者,把“个人梦”融入“强军梦”,集中反映了《规划》主旨:按照强军目标要求,引领官兵将个人成长融入部队需要,融入强军实践,让每一位官兵都享有军旅人生出彩的机会。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从集团军机关到旅团,层层铺路搭台、想方设法帮助干部在军营筑梦圆梦。集团军每年选送干部培训、代职、报考研究生时,都要“约法三章”:撰写一份学习报告、举办一场体会交流、组织一次结对传帮带,变一人收获为众人受益;每年结合使命任务给专业技术干部定任务、压担子,激励他们敢当先锋、勇挑重担。3年来,集团军共获得31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某机步旅先后聘请中科院、国防大学等9名军地专家担任“培训导师”,每月组织一次“强军讲坛”,或讲授党的创新理论知识,或解析信息化战争规律,拓宽干部视野,提高打赢能力。

深入的思想发动和有力的政策牵引,催开了人才建设万紫千红的“百花园”。近年来,该集团军部队有近半数单位被军区以上表彰为人才建设先进单位,9人被总部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2人被评选为“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100余人被集团军确定为信息化建设人才重点培养对象,引领和带动了集团军部队全面建设蓬勃发展。

推动部队建设转型,首先实现人才素质转型

让“走不开”淬火加钢“走得远”

春节刚过,某摩步旅旅长丁超被选送国防大学参加高级培训、防空旅旅长于泽赴俄罗斯留学……让“走不开”的干部离岗淬火,是该集团军落实规划目标要求、实现人才素质转型采取的常态化培训措施之一。为持续培养提高干部能力素质,他们打出一整套人才建设“组合拳”。

抓好岗前培训。依托院校和部队教导机构,安排预提参谋和预任营连主官培训,提高思维层次,改善知识结构;大学生干部入伍后,建立成长档案,采取建制连编组、基地化组训模式集中培训,打牢第一任职基础。

选送院校培训。对各职级优秀干部、后备干部,以及各级主官、参谋长主任等重要岗位干部,进行中、高级培训和信息化知识培训。

指导学历升级。选送任过连队主官、有机关工作经历的副营以上干部,报考全日制研究生;鼓励班子成员攻读在职研究生;指导有潜力的技术干部,报考与部队转型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

“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某机步旅藏族连长拉巴次仁的成长之路是很好的例证。到部队6个月,他先后经历了3道“坎”:当兵3个月练体能、当班长2个月练技能、当见习排长1个月练指挥。该集团军独创的“3+2+1”模式使他很快胜任基层岗位。后来,他又先后到院校参加政工培训,到上级教导机构参加预提参谋培训。

凭借培训所学,拉巴次仁5次换岗、岗岗精彩:当参谋夺取了军区比武金牌,当指导员把后进连队带成先进,当连长带出了集团军“基层建设标杆连”,探索的10个战法训法被集团军部队推广。前不久,他被越级提拔为教导员。

资料显示,近4年来,该集团军共对1200余名排长进行了岗前培训,1000余人次的预提参谋和预任营连主官经过院校或教导机构培训,150余名后备干部参加过中、高级干部培训,60余名团职干部尚在学习期间便得到晋升。

联合作战指挥呼唤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锻炼

“单一型”换岗变身“复合型”

入夏时节,正在东海舰队某侦测船大队代职副大队长的该集团军某旅副旅长刘洪麟,亲身经历了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实兵对抗演习。

刘洪麟所在的“红军”负责侦察演习海域中的“蓝军”行动。连续在电磁战场奋战23个昼夜,刘洪麟带领舰上官兵不间断实施电磁侦测,多次利用电磁侦测设备获取“蓝军”指挥控制席作战口令、作战程序和舰载机使用频率等情报,为“红军”在对抗中占据主动提供了信息支撑。

谈及这1年来的代职经历,刘洪麟感慨地用“不虚此行”来概括。他不仅学习掌握了海军的兵种知识和兵力运用,还先后4次参与了舰队组织的对抗演练和作战任务。

“了解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具有战略眼光,经历过重大军事任务锤炼,懂得陆海联合作战指挥。”这是刘洪麟代职结束后,集团军对其进行的综合评定。

联合制胜的信息时代,迫切呼唤能力多元、素质联合的复合人才。为适应未来战争要求,该集团军按照规划目标,除了安排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跨军兵种交叉任职、艰苦边远地区代职、出国考察,还合理安排干部军政、指技和基层、机关岗位交替任职,明确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任职经历丰富的干部。

有计划的换岗交流大大提升了集团军干部的综合素质。他们连续2年参加军区基础课目和各类参谋比武,金牌和奖牌总数名列军级单位第一;连续4年参加军区师以上领导干部理论集训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今年,集团军推荐10名参谋尖子参加军区参谋技能比武选拔,成绩总评第一。

坚持在实战化训练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人才

“演训场”成为人才成长“磨刀石”

“军事实践活动就像一块跳板,借助它,有才能的人能跳得高、跳得远。”采访中,某摩步旅副参谋长张大伟的这句话令记者感触颇深。

2013年10月,集团军组织网上对抗演习,时任作训科长的张大伟作为“红军”一梯队指挥员,接连遭遇“蓝方”紧逼,陷入被动。

“由导演部直接控制后续作战力量,提高‘蓝军’总体作战实力。”演习前,集团军首长开宗明义,从难从严锻炼指挥员。

能否经受严峻考验?张大伟迅速调整作战部署:召唤武装直升机和远程火箭炮兵分队,对“敌”进行联合火力打击;右翼佯攻,左翼集中兵力实施突击,成功消灭“蓝军”增援兵力。

战场告捷,绝非一日之功!翻开张大伟的档案,记者找到了答案:历任排长、参谋、连长、教导队长、营长、作训科长;曾研究学习血战长津湖、贝卡谷地空战等百余个经典战例作战思想;结合担负作战任务,参与撰写了《信息化条件下快速机动能力评估报告》等5篇学术研讨文章;先后参加总部、军区和集团军重大军事演习6次……各种大项任务的锤炼提升了张大伟的能力素质。年初,30岁的他脱颖而出,晋升为旅副参谋长。

“强化实践检验,注重在军事训练和重大任务中培养、发现和鉴别人才。”循着《规划》的思路,近年来,集团军在参加总部跨区对抗演练、高寒条件下实兵演练和军区战役指挥演习等任务中,有针对性安排优秀干部同步训练、同步决策,催生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联合素养高的新型军事人才。

某机步旅今年担负跨区对抗演练任务。为充分利用好这个对抗平台,该旅在每个指挥所、每个战斗要素、每个指挥环节,都安排机关、营连等100余名干部跟训,同步提高临机决策、指挥判断能力。许多跟训干部深有感触地说,虽然不是自己在亲自筹划、亲自决策,但感受到打起仗来的浓厚“火药味”,受益匪浅。

据了解,目前该集团军旅团部队的15个参谋长岗位,全部都是在大项任务中表现优异的干部。

未来的仗怎么打,现在的人才就怎么选

“竞技场”擂台比武赛出“千里马”

1月15日,集团军新年度干部调整工作告一段落。记者发现,在集团军任免权限内调整配备的400余名干部,全部是各级军事训练考核和政治干部大比武中的优胜者。

某机步旅提前晋职为副营职干部的庞寅政便是其中一员。2013年5月,时为连长的庞寅政作为集团军射击集训队队员,代表我军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陆军轻武器技能大赛。备战期间,庞寅政刻苦钻研,探索的“单手立姿快速射击”训法使中国参赛队训练时间缩短近1个月。国际赛场上,庞寅政1人夺得1银3铜。凭借重大任务中的优异表现,庞寅政提前晋升教导队副营职教员,激发了广大干部精武强能的热情。

如何按照战斗力标准选人用人,确保真正把那些想打仗、谋打仗、能打仗的干部用起来?集团军政治部干部处长张二平告诉记者,集团军除了严格定期考核、坚持大范围遴选干部外,还明确规定实行军事考核成绩“一票否决”制度,旨在把那些军事斗争准备目标任务落实得好、战斗力建设重难点问题破解得好、实战化训练抓得好、急难险重任务完成得好的干部优先使用好。

实行逢晋必考、考用一致。集团军每年组织逐旅团考核干部,把优秀干部掌握到具体人头;严密组织干部晋升前考试,把信息化素养、一体化平台操作、体能技能作为必考内容。近3年,先后有28名干部因考试不过关暂缓使用。同时,他们还注重在军事训练和重大任务中培养、发现和鉴别人才,不断充实完善干部考核档案。

据统计,3年来,集团军士兵提干150余人,90%以上是各级训练标兵和革新能手;提前晋职和越级提拔30余人,100%是军区以上比武尖子;50余名优秀基层干部被选调到集团军机关,全都是在重大军事任务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特约记者 张圣涛 本报记者 赛宗宝)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