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宋凤仪-骆玉笙一生洁身自好 拒陪酒陪唱(图)

2016-09-26 13:34:37 来源:济宁新闻网

北京7月27日电(上官云) 今年恰逢著名曲艺大师骆玉笙诞辰100周年。27日上午,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宋凤仪以骆玉笙为原型写成的小说《沧桑岁月稠》在北京首发。首发式开始前,宋凤仪接受记者专访,回忆与骆玉笙大师相识交好的经历。在她眼中,骆玉笙始终秉持高洁人格,“认认真真台上演戏,清清白白台下做人,这是骆先生一直坚守的品格。”

宋凤仪今年已有86岁高龄,她与骆玉笙相识几十年。宋凤仪说,自己从几岁就开始听骆玉笙的演唱,最初是因为父亲的原因喜欢骆先生,“那时的骆玉笙梳着大辫子,穿着长旗袍,也不擦胭脂抹粉,完全通过自己的艺术魅力征服观众。”

旧社会曲艺的女演员生活很苦,时不时要陪酒陪唱,但骆玉笙对这一切一概是拒绝的,这样,即使在当时的一些小报上她都鲜有绯闻。宋凤仪回忆:“‘认认真真台上演戏,清清白白台下做人‘这就是骆先生始终坚守的品格。”

那个时候宋凤仪年纪尚轻,还不懂得骆玉笙唱腔的具体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凤仪开始慢慢体悟那些古老的唱词是些什么内容,又如何通过骆玉笙的表演展示出来。后来,宋凤仪自己也涉足曲艺界,更加觉得骆玉笙的艺术造诣很高,尤其唱腔独具特色,无论声音高八度、低八度都十分圆润好听,“从那儿我开始真正迷上她。不止我,我们剧院很多人都是她的粉丝。”

骆玉笙精湛的曲艺表演还征服了国外华人华侨。她曾经赴国外演出,有不少老华侨不惜乘飞机来观看。其中有一位老先生听完后便要求到后台去见骆玉笙。宋凤仪回忆,这位老先生年纪已经很大,需要坐轮椅,这一场演出勾起了他对故乡年轻时的记忆与留恋,“当时老先生提出,曲艺在国内是否与在国外一样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骆先生实事求是的回答,国内观众不像华侨这样热爱曲艺,究其原因则比较复杂。那位老先生一直和骆先生深谈至夜,不肯离去。”

从粉丝到朋友:为骆玉笙煮稀粥炒菜

时间一晃到了九十年代初。那一年宋凤仪在演出剧目上有两个月的清闲时间,她决定和先生朱旭到天津曲艺团去,想采访骆玉笙,了解她从旧社会一路走来的坎坷经历,“就是体验生活吧。从早起我就跟着她,骆先生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样我在天津呆了两个多月。”

当骆玉笙排完戏以后,有清闲时间了,宋凤仪就拿着录音带——那时还没有精巧的录音笔——听骆玉笙讲述往事,就这样,他们逐渐成了好朋友,骆玉笙把之前几十年都没有触及的话题几乎全部告诉了宋凤仪。

“我告诉老先生,想把这些拍成电视剧。骆先生说,好啊我看。”宋凤仪陷入回忆之中,“一个人无论人生多完美都会有遗憾,骆玉笙也不例外。”

后来,宋凤仪回到北京,但还是会时常回天津探望骆玉笙。而骆玉笙来北京开人大会议一般会住在友谊宾馆,那里离宋凤仪的家很近,骆玉笙总会给宋凤仪打一个电话,说自己吃不惯这里的饭,要喝稀粥,润嗓子,“她还到我家来吃饭。那会儿有个什么菜,她最爱吃,我就把骆先生接到家里来做给她吃。后来她孙女结婚,我还送了礼物。”

惊闻骆先生辞世:决心成书以资纪念

骆玉笙的晚年生活在平静中慢慢走过,直到儿子的突然去世打破了这份宁静。宋凤仪得知消息后,前去安慰老太太。宋凤仪说,那会儿的骆玉笙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幽默、精气神儿强大,这大概都是因为儿子去世的打击,“虽然表面没有流露太多,但我知道她内心很痛苦,毕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之后由于演出任务繁重,宋凤仪有很长时间没有去看骆玉笙,直到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骆玉笙辞世的消息。宋凤仪对此遗憾不已,她说,这之前自己曾经去香港,曾经专门问过骆玉笙有没有什么需要带的东西,“骆老先生说自己需要的就是让心脏更好些,托我买产自日本的一种黑药丸,专门治疗心血管疾病,我想,那会儿骆先生就应该已经有心脏病了。”

出于对骆玉笙的倾慕,后来又在央视看到每个礼拜会定期播放骆玉笙的经典唱段,宋凤仪决定兑现自己当初的诺言,先以小说的形式把采访底稿出版,“这样投资也小些,需要的花销连‘酱油醋的钱都算不上。现在出这种纯文艺的小说不多,我遇到了一个善良的责编。至于是否能拍成电视剧,这还是未知数。”

延伸阅读

艺术家宋凤仪:写书为传承大师骆玉笙的精神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