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随着所谓的“资本寒冬”骤然来临,很多大公司市值狂跌,创投圈失去了往日的繁荣,而“90%互联网公司会死于资本寒冬”的言论一度影响了不少创业者的创业热情。
正如2008年和2012年都曾出现过阶段性的资本寒冬,最终却回暖一样,波动常属自然现象,市场或许迟早会复苏。如今,2016年马上过半,投资圈是否依然处在降温状态?又有哪些领域将出现新的投资热潮呢?我们来从数据中需找答案。
投资机构整体仍趋于冷静
从去年到今年,投资确实冷清了不少。IT桔子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1-5月份)许多投资机构的投资次数与2015年同期相比出现了腰斩式甚至断崖式的下跌。
其中,早期投资机构的投资次数缩减幅度尤为明显。i黑马统计了险峰华兴、洪泰基金、创新工场、阿米巴资本、联想之星、九合创投、英诺天使基金、真格基金等8家机构今年前5个月的投资次数,有6家较去年同期缩减超50%。其中缩减最显著的两家分别是险峰华兴和洪泰基金,前者从2015年(1-5月份)的42起减少到2016年(1-5月份)的5起,下滑88%;后者则从28起减少到4起,下滑85%。
而较去年同期,红杉资本(中国)、IDG资本、经纬中国等三家VC机构的投资案例在2016年(1-5月份)也明显缩减,前两者均出现腰斩式缩减,经纬中国则从51起下降为28起。
互联网金融、O2O降温最显著
根据IT桔子《2016年Q1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分析》报告,与2015年同期相比,本地生活和金融领域在2016年Q1获投公司的比重中出现了显著下滑,前者获投公司比重已从25%下降到13%,后者则从17%下降到3%。
去年,互联网金融和O2O是投资中最火爆的行业,但经过时间的检验,由于大多数项目商业模式不清晰,缺乏变现能力,让很多投资机构在投资之后无法看到其增长,这直接导致今年在这两个领域的投资数量减半,而热门行业的降温也成为总体投资数量出现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投资次数减少的情况确实可以感受到投资趋缓的变化,原因一方面在于现阶段企业的估值有所下调,几乎不会再出现几个人出来创业就要很高价格的情况,创业者也在逐渐回归理性。另一方面,人民币的投资结构也越来越多,很多企业也不想只做一个大平台去烧钱,而是想着去获取流量和变现。
不过,虽然投资降了温,与2008和2009年时投资者都被“冻怕了”的情况相比,现在还谈不上真正的寒冬,因为不仅现在仍然有创业公司能够拿到钱,而且在一些领域也出现了新的热潮和变化。
文化娱乐、消费升级成热点
随着O2O、互联网金融的降温,投资人将目光转向了文化娱乐和消费升级等领域。
数据显示,电子商务、文化娱乐、企业服务、金融以及本地生活正处于获投数量最多的前5个领域。虽然电商仍处于第一的位置,但作为平台型公司,电商未来的机会越来越少。据i 黑马统计,电商创业中有超过一半的项目都在做跨境海淘,其余有部分则专注农产品电商,而今年以来国家政策在跨境电商方面的变动比较剧烈,面对较大的政策压力,再次入局者恐怕没那么好过。
而2016年前五个月,文化娱乐的融资数量增长最快,体现在视频、网剧、影视制作等细分领域,尤其是直播的大爆发,正在逐渐成为互联网行业一个最新的现象级存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
直播的价值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首先从产品上来讲,它带来的是一种更直接、更新鲜的刺激;从商业角度来讲,最赚钱的是美女直播,离钱更近,更容易变现;从竞争角度来讲,不只是小公司在做,腾讯、YY等大公司也在做,竞争正趋于激烈化。
的确,如今直播已经进入了大玩家相互厮杀,小玩家艰难生存的现状,像极了早前视频和团购领域的竞争。但直播再往后走,流量购买的成本一定也会上升。所以,第一波已经起来的直播平台和背后有大量流量支持的直播平台会活的比较舒服,相反,中小规模的、不能低成本获取流量的平台可能会活地?比较艰难。
正如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所言,投资界永远没有“寒冬”,寒冬会让很多不懂商业、缺少专业能力的土豪退出,这更有利于专业的投资人在市场上服务最优秀的创造。而寒冬也让迫使小企业提供了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抓住可能成为下一个巨头的机会。
作者:王琳
济宁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