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李克强总理说出来,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还需要进口。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什么什么是什么的缩影”这样的语句来对问题进行概括,譬如什么事件是什么精神的缩影,什么人物是什么人群的缩影,什么环境是什么现象的缩影等等,以此来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制度的优越性、精神的力量性,并最终得出更加精炼、更加具有总结性的结论。
毫无疑问,小小圆珠笔头,更严格地说,就是那个看起来非常非常小,一旦掉了整个笔也就没用的“球珠”,就可以说是某种现象的一个缩影。那么,到底是什么现象的缩影呢?是造笔企业、造笔工人、造笔行业,还是其他什么。显然,这不是哪一个方面能够代表的,也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命题。
事实上,小小圆珠笔头,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就那么像一粒菜籽一样的东西,却成了圆珠笔上的核心技术。也就是说,其他的都不难做、也不难造,就是这小小的圆珠笔头,构成了整个圆珠笔的核心与关键,没有它,就不成为圆珠笔。只要突破了这个核心,圆珠笔就没有多少神奇之处了。可是,在这方面,直到今天才听到我国也有企业能够生产圆珠笔头了,可以替代进口了。不然,都是依靠进口。
为什么小小的圆珠笔头会成为圆珠笔行业的“卡口”呢?难道中国的企业真的没有能力造出小小的笔头吗?显然,关键不在能不能,而在想不想。现在,经过5年的研发,不是研制出来了吗?如果相关企业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可能早就研制出来了。遗憾的是,习惯做“大事”的中国钢铁企业,太不把“小小的圆珠笔头”当回事了。因为,纵然圆珠笔头每年的市场需求量达数百亿颗之多,仅中国一年就需要400多亿颗。但是,比起修路、造房、建桥对钢材的需求,圆珠笔头实在太微不足道,对企业的业绩太没有提升作用了。更何况,这样一个小小的笔头,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等去研究和开发,哪有制造粗钢、普通钢那么简单、那么来钱快呢。自然就没有几个企业愿意去做这样的事了。
也正因为如此,愿意在圆珠笔头方面进行研发的企业,就少得可怜。这其中,钢铁行业首当其冲。而相关职能部门,也从未就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可以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工匠精神的“小”产品、“核心”产品当回事,没有对企业进行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相反,都把资源用于发展所谓的大企业、大产品、大项目上去了。殊不知,无论是大产品还是小产品,拥有核心技术才是最根本的。没有核心技术,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