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朱安亮这一次被彻底激怒了:作为奥运冠军朱婷的父亲,这个憨厚老实的农家汉被十几天前一个亲戚转发的信息所震惊,“朱婷为家乡捐建希望小学……朱婷半年败光2000万……”“我和老伴很生气,你看看这是啥东西,咋能没根据地瞎编呢?”朱安亮说。(3月30 日《华商报》)
回馈家乡,为家乡修建一条20公里的柏油马路花费约817万;为家乡捐建两所希望学校,共花费360万;捐建一所养老院花费约110万……这是近来一条题为“奥运冠军半年‘败光’2000万,消费清单令人肃然起敬”的消息中,所列明的朱婷在“半年时间内”的公益清单。仅看标题,这样的消息足以激发人们的阅读好奇,赛场外朱婷这样的大手笔公益,也的确让人肃然起敬。然而,从其家人的回应看,这些精确到数字和具体项目的公益行为,不过完全是作者所虚构。
暂时不清楚,作者要虚构一个热衷做公益的朱婷,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原因,但很显然,这种对名人话题的炮制,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蹭热点,首先就有消费名人之嫌。作为一名排球运动员,按理说,人们对朱婷的最大关注点乃至评价标准,理当是基于其在球场上的表现,朱婷本人也不需要以一种虚构的“公益使者”身份来为自己的形象作加持。
而作者如此“苦心孤诣”的树立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热衷于做公益的朱婷形象,很可能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点击量”,而朱婷只不过是一个偶然被选中的名人。当然,由于朱婷出身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宽裕,这与“败光2000万做公益”,更能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那么拿朱婷来做话题“包装”,就更容易吸引眼球。
如果说名人被“消费”,尚有某种必然性,那么,这一事件更大的伤害,其实还是公益本身。因为通过捏造的方式将朱婷塑造为公益达人,歪曲事实的同时,更对朱婷形成了一种潜在的道德绑架。而这种思维,恰恰迎合和强化了当前社会对于名人慈善和公益的某种错误认知。可兹证明的是,与这种为名人从正面虚构公益事迹相对的是,近年来,不少名人所遭遇的其实是“逼捐”的尴尬。两种方式看似相反,但其内在的逻辑却是一致的,即默认名人就应该无条件为社会做公益和慈善。
事实上,这则虚构朱婷做公益的消息,一个重要立论点便是拿朱婷来反衬某些“在公益慈善捐款方面很抠门甚至一毛不拔”的名人的“不堪”。甚至直言,“朱婷这样的傻得可爱的有责任心的大爱之人,让那些只会挥霍浪费没有一丝慈善仁爱之心的体育娱乐圈的明星们汗颜和羞愧。”然而,暂且不论这一论证建立在虚假事实上,首先就失去了说服力,这种高举道德旗帜的比对所折射出的慈善公益观念,也已然与现代慈善公益首先应该要遵循的自愿性原则背道而驰。
罔顾事实拿名人做“消费”,构成了对朱婷及其家人的伤害;虚构出一个“公益使者”来映射其他名人在公益上的不足,则更展现出一种道德胁迫,给社会慈善公益理念的正常发育带来不可小觑的误导。而这正是这出被可以编造的“乌龙剧”的最大危害所在。
(原标题:朱婷“被公益” 是对名人与公益的双重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