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近日暗查首都机场黑出租,发现这些黑出租车扎堆宰客、享有“特权”,他们多夜晚活动,可以不用排队,在出租车调度员眼皮底下优先拉客。有出租车司机自曝,他们背后由“车头”统领,每车每月向机场调度交1200元保护费。这些黑出租提供给乘客真发票,涉事出租车公司表示“毫无办法”。
首都机场黑出租问题,说来至少有十多年的历史,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到新华社,到法制日报、北京日报……诸多媒体都曾对机场黑出租问题进行曝光。
但从新京报记者调查看,此前被曝光的那些场景依然在上演——克隆车地下产业依然兴盛,黑出租车宰客依然疯狂,黑出租车依然与调度勾结,可以从正规出租车公司获取发票。
面对媒体十多年的持续曝光,机场黑出租为何难以根治,成为割不掉的毒瘤?
得承认,执法机关并非没有作为,十多年来,执法机关多次对机场黑出租采取了打击行动,去年10月,首都机场还发生了警察查克隆出租车,结果被拖行上百米受重伤的事件。
但总体而言,对于机场黑出租的查处,多以运动式的治理模式为主,所以未能形成长效的机制。在这样的执法模式下,在执法高压之下,机场黑出租可能会暂时收敛,压力出现松懈,他们迅速会卷土重来。
作为黑出租治理的重要责任方,机场方面似乎在逃避责任。黑出租与机场调度勾结,一直是个公开的秘密,但对此,机场方面总是沉默以对,既没有对媒体曝光的问题进行追责,公布机场对于调度员的调查处理,也没有拿出雷厉风行的办法对改善机场调度的管理,积极响应外界监督。
而对于真出租发票流入黑出租问题,涉事出租车公司总是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但无论是发票被盗或是被倒卖,出租车公司都难逃责任。出租车公司如此纵容地下发票交易,这无疑是给黑出租大开方便之门。
机场是城市的名片,是许多人了解一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但黑出租的存在给北京城市形象抹黑,也实实在在损害了民众权益。机场黑出租猖獗,并非偶然,这背后是多方治理责任的错位和缺失,如何对黑出租进行长效治理,精确打击,这是对城市管理者智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