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以新理念引导教育现代化

2017-01-21 03:35:39 来源:济宁新闻网

以新理念引导教育现代化(名家笔谈)

胡鞍钢

无数国家兴衰的历史证明,强国立国,教育是根本。日前,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题主线,标志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入新的阶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现代化必须以面向未来的新理念为引领,才能不落在时代的后面。目前,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进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阶段。在新成就、新形势和新趋势下,规划确定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以教育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这意味着我们迈入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世界人力资源强国、基本形成终身学习社会三大战役的战略决胜期。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推进教育领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一组相互促动的推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通过改革我们的教育,可以最直接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样,通过创新教育制度,创新育人方式,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也可以推动“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我国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将从2015年的1.7亿人增加至2020年的约2.22亿人,超过巴西总人口,可以明显抵消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协调推进结构调整,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相当于给国家再建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本蓄水池。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3.5年,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能源源不断地释放教育红利。

规划提出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教育服务体系,中国有望因此发展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和最大规模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市场,到2020年将实现每位劳动者平均每年拥有0.5次培训机会。营造良好育人生态,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对全体人民进行持续人力资本投资,可谓是“一本万利”的伟大工程,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推动教育开放,关乎中国教育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高等教育已呈现国际化、全球化大趋势,成为一国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2016年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英国,世界大学400 强数排名第三的国家。出国留学人员有望超过300万人,学成回国留学人员有望超过230万人,来华学习的海外留学生有望超过230 万人,高等教育双向开放,来去自由,有进有出,已呈现进大于出的新趋势。

全面提升教育共享水平,是“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我们还将围绕缩小差异、补齐短板、健全服务等方面,实现从低水平均衡向更高水平均衡过渡。还将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从孩童时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更好实现教育公平,才能打牢人民平等享有发展机会的制度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教育是人的现代化最核心的要素。“十三五”时期,将是推动我国教育质量、教育结构、教育公平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一个覆盖全部人口和人的生命全周期及服务全过程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将为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教育基础、人力资源基础和人才基础。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济宁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