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创新为标志的战略伙伴。对于与中国之间这种独一无二的新型伙伴关系,瑞士各界深感自豪。获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的消息后,瑞士舆论反响强烈,充满期待,普遍认为此访将为瑞中关系的创新特性赋予全新内涵和外延,为新时期中瑞合作积蓄更多动能,从而使两国创新战略伙伴关系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创新开辟新局面
“创新是瑞中两国关系的一大特点。”瑞士联邦委员会委员兼外长布尔克哈尔特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瑞士是最早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欧洲国家之一,还是欧洲大陆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在瑞中双边关系中这种有着开拓创新精神的合作佳话还有很多。为了反映这种历史传承,瑞中两国在2016年4月共同宣布建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从而为双方开启了一个深化创新合作的新时代。
对于中瑞关系的创新特点,中国驻瑞士大使耿文兵也深有同感。他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向瑞士企业开放了市场,电梯供应商瑞士迅达公司是第一个赴华投资的西方企业,1980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工业合资企业。现在瑞士的著名企业有一半以上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瑞士联邦委员会前委员布劳赫说,他的家族企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先后建立了近170家工厂。耿文兵说,回顾中瑞关系发展历程,开拓创新是两国关系最突出的特点。中瑞建交67年来,两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曾携手创造了多项“第一”,成为中国同欧洲乃至西方国家关系的典范。
“瑞中两国关系之所以能够不断跃上新台阶,主要是因为两国的外交决策者始终具有创新思维,用创新思维引领两国关系发展。”瑞士前驻华大使多米尼克·德海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循守旧只会自缚手脚,使外交关系踟蹰不前,只有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才能为外交关系开创新局面。瑞中关系已经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大小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样板。布尔克哈尔特也认为,瑞中关系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榜样。
创新增添新动力
有分析认为,创新是瑞士最重要的特色,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创新是瑞中两国的共同语言。瑞士被誉为“创新国度”,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创新指数”榜首,在高端制造业、医药化工、生态农业、环保等领域拥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和先进技术。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核心发展理念,其中“创新”位居首位。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可取得1加1大于2的效果,不仅为两国关系发展增添新动力、拓展新空间,也将为国际创新合作提供新示范、新经验。
在创新增长方面,中国正逐步发挥全球引领作用。2016年中国提交专利申请量超过13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把“创新”写入峰会主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等系列成果文件。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评论文章认为,以前中国是创新成果的接纳者,现在众多中国企业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创新领袖。
去年4月,到中国访问的瑞士联邦主席施奈德—阿曼表示,尽管瑞中两国面临的经济挑战不同,但创新已成为两国共同的发展重点,两国建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正当其时,水到渠成,“经常到访中国的经历让我深刻了解到,中国其实是非常具有创新精神的国度。中国充满着强烈的创业精神,而且在创新和创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
创新结出新硕果
近年来,中瑞在自贸区建设、金融等领域合作成效显著,一直走在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前列。在此基础上,双方积极推动两国创新合作发展,探讨通过成立中瑞企业创新委员会、创新合作机制建设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支持两国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高创新合作水平,实现双方在资源要素、产业优势和消费需求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与此同时,两国各主管部门还积极推动在文化、海关、能源、智能制造、科技等领域加强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提升各领域务实合作水平。
瑞士联邦政府网站发布消息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访显示了两国日益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瑞士主流媒体对习近平主席此次来访给予高度关注,期待此访能推动瑞中两国在创新合作领域结出新硕果。《时报》载文分析认为,创新合作可能是此次访问期间双方领导人会晤的核心议题,瑞中两国是创新领域最理想的合作伙伴。瑞士法语广播电视网站刊文称,习近平主席此访将与瑞方在全球贸易、金融和环保方面充分交换意见,并进一步探讨双方在经贸和科研等领域更为广阔的创新合作。
据耿文兵透露,习近平主席访问瑞士期间,两国将在文化、海关、能源、旅游、贸易等方面签署一系列的合作协议或声明,在创新合作机制建设、智能制造、科技合作、绿色环保、建立友好省州关系等多个领域也有望达成新的成果,“这些丰硕的成果必将为中瑞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报伯尔尼1月11日电) 济宁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