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经费腐败乱象频出 扫描国外经费管理举措

2016-12-30 03:36:41 来源:济宁新闻网

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最近几年,国内频频曝光的科研经费腐败乱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一方面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一方面鼓励高校科研人员要多出成果。高校科研领域的问题正在一一改正。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个别高校的教师却仍然在说,自己“不敢做科研”了。

前几年,复旦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部原主任杨萍、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原正、副主任敖红和黄爱民均以贪污罪分别被判刑。法院给两案定罪的理由是,利用职务便利,将应由所在部门承接相关实验服务项目的所得收益予以侵吞。其中,敖红和黄爱民一案还暴露出借用别人名义承接科研项目、用假发票报销套现的科研经费管理乱象。

有高校教师也指出,高校制度不明确,一旦事发则需要个人承担刑事责任,也让申请使用科研经费的项目负责人心存疑虑。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部分教师除了职称晋升需要,一般都不做科研,这虽是块肥肉,但风险太大了。

校方和教师,无论由谁来担责,科研经费的浪费与学术成果的缺位,都显然与国家不断增长的经费投入格格不入。那么,国外是否也存在科研经费滥用的问题?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管理方法?

韩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大学教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享有极崇高的地位。然而侵吞科研经费的丑闻却令一些教授声名扫地。人民日报前驻韩国记者万宇介绍说,最近两年,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科研经费腐败问题依然屡禁不止。最近就有一条“教授挪用科研经费购买个人用品”的新闻在韩国曝光,韩国光州某大学的教授因涉嫌挪用5600万韩元,约合32万元人民币被移交检方起诉。

据介绍,韩国政府2015年初就曾专门出台防止产业研发资金滥用对策,对于提供相关线索的举报人,奖金从当时最高的1亿韩元,约合58万元人民币,提高到10亿韩元。同时,还要求科研经费所在的银行和国税厅联网对经费实时监控,资金不再直接拨付给使用机构,科研机构如需要购买特定设备,相关费用清单会直接传给政府相关部门审核,经批准后才能购买。根据韩国负责接受反腐举报的国民权益委员会的最新调查,一些公立大学滥用、挪用科研经费的现象依旧,清廉度10分为满分的话,大部分大学的平均分只有5.9分。今年发生的相关腐败举报案件中,过半数都是涉嫌滥用、挪用研究经费。

德国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有多种申请来源,其中德国科研经费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这个机构有着严格的申请要求。不过,在德国观察员薛成俊看来,严格保密的流程,也让这一协会的科研经费分配是否存在腐败受到质疑。

薛成俊介绍说,德国科研协会是由德国公立大学联合创办的一个非公立评估机构,其经费由德国联邦科研部直接拨款,每年金额达十几亿欧元。科研协会用这些资金资助德国的前沿科学研究项目,相关项目组负责人可以向科研协会申请资金支持,但最终能否得到资金,完全由科研协会聘请的评估专家说了算。而且,评估内容和标准不对外公开,完全是闭门作业。因此也导致一个问题,就是一些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却不知道为什么。如果评估委员会里恰好有一位委员与申请人有着同样或类似的项目,他能否做到完全公正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科研协会握有大把资金,所以很多科研项目的命运直接与它休戚相关,直接决定了科研的成败以及个人前途,所以德国科研协会科研资助不透明的做法,在学界一直备受争议。德国就曾发生过大学教授为自己的项目申请资金,屡次被科研协会拒绝而对簿公堂的事情,但法院还是做出了科研协会可以继续其目前操作流程的判决,也就是说评估内容将继续严格保密。

美国是全球学术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之一。一般认为,美国科研经费的分配、使用和监督机制较为成熟,但学术腐败现象依然时有发生。

据华尔街多媒体记者于超介绍,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监管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率。美国是世界公认的科技强国,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屈一指,充裕的科研经费也成为美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官方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在2016财年的支出总预算约为4万亿美元,其中科学研发预算为1394亿美元,遥遥领先于世界大多数国家。

据了解,美国科研人员一方面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严格具有说服力的申请报告,另一方面还要经过同行评议,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美国联邦法律严格规定科研经费的使用规则,美国白宫行政管理与预算办公室通过两个重要的政策文件,就是DA11号和DA21号通告,对联邦研究经费使用提供指导。早在2011年,哥伦比亚大学被检举故意提交错误的艾滋病研究项目人员名单和项目进展信息,拨出经费花在了与该项目无关的事物上,哥伦比亚大学此后承认错误。事件发生后,曼哈顿地区法院根据联邦虚假申报法案对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处罚,要求其向政府赔偿900多万美元。 济宁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