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胡锦涛
1937年“8.13”淞沪会战被认为是中国走向全面抗战的标志,在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过一百万人(日方动员兵力约25万人,伤亡4万余人;中方动员兵力约75万人,伤亡25万余人),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以往为提防蒋介石利用抗战消灭异己,各路军阀更多采取敷衍应付态度);更重要的是,淞沪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也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沼。
全民抗日,自淞沪会战始。
特别鸣谢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提供独家支持
本专题主稿主要从大政略、大战略方向讨论中国抗战史,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解读抗战;以当事人(抗战将领、老兵)回忆,以及后人为钩沉这段史实而进行的历史写作(抗战具体细节、英雄史迹)作为补充。我们希望更全面、真实地还原这一段历史史实,也创造网络时代开放的新史学——我们的父辈用生命孕育了我们民族的勇气、智慧与尊严的未来,如今,我们以与父辈同样奔流的热血,和史学求真的意志,共同去书写他们的史迹。
如果你搜集的相关抗战史料可以补充专题内容,或者对本专题的某些文章的观点形成质疑问难,或者你身边就有知道某些抗战史细节的见证人或民间研究者,欢迎提供宝贵资料及线索。
我要评论此专题邮箱:history163war@163.com
陈君天访问淞沪会战目击证人
蒋纬国说,战前不少人批评委员长不抗日,其实他是“还不能”抗日,1937年8月,在淞沪尸垒成丘,血流成壑的战场上,大家终于看到了“抗日”的结果。他摇摇头说:“这便是那一代中国人的宿命。”[详细]
杨天石:从蒋氏日记看蒋介石与淞沪、南京之战后来,蒋介石回顾淞沪战役,就曾自我检讨,认为自己没有在九国公约会议之前,及早退兵于吴福线、乍嘉线阵地,"而于精疲力尽时,反再增兵坚持,竟使一败涂地,不可收拾","此余太坚强之过也"。[详细]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淞沪会战”解说词
在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见过飞机、大炮、坦克,在这80多天里,他们稀里糊涂地打了一场从未打过的硬仗。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详细]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淞沪会战淞沪攻防战损害过重,非中国可能担负,南京应早放弃,而不应作装饰门面之防守,此等错误日后为政敌攻击蒋介石之口实。史迪威及李宗仁均以此差池与过失,作为蒋介石不知兵之明证。同情蒋氏之读者,至此亦难为之解说。[详细]
拍一部超越意识形态,心存千古的抗战纪录片
现代人越来越漠视历史,渐渐趋于个人主义,我们焦心此一自断历史脐带的现象,我们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们知道,他们之所有,是源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一场扭转乾坤的决定性战争![详细]
汕头文化 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