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国勋:全力打造基层党建工作浙江样本

2016-11-12 03:25:47 来源:济宁新闻网

(记者 赵晔娇)9日,浙江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暨党员干部党风家规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该省浦江县举行。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和党员干部家风家规建设。

据悉,“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是浙江省委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推动基层党建走在前列的一项战略举措。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理念,高标准落实“浙江二十条”,高起点提升基层党建工作。重点要把好一个“整”字,关键要突出一个“干”字,始终要讲求一个“效”字,这是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廖国勋在会上对深化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提出的要求。

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眼睛不能只盯着几个典型,关键是要解决基层党建“点强而面不强”的问题,把盆景变为风景,把风景变为生态。

这次现场推进会的举办地——浦江县就有着生动的实践。该县坚持全域化推进、精细化管理,抓实“三全三覆盖”,力求不让一名党员掉队、不让一个支部落后、不留一处党建空白。

比如,浦江创新开展周五晨会点评、基层党建视频述职等工作,对当年党建责任制考核排名末两位的乡镇党委书记约谈问责,1名连续两年考核末位的乡镇党委书记被降职使用;对“整乡推进”不达标的乡镇,党建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向该县409个村选派1671名“两富两美”指导员,向26个软弱落后村选派第一书记,加强对农村基层支持帮扶力度。

据悉,浙江省为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认真总结近年来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去年被中央组织部发文推广,称为“浙江二十条”。

比如,村主职干部报酬不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两倍,村级运转经费不低于5万元,市县组织部门抓基层党建力量不少于1/3等基本要求,都是不能缩水打折扣的“基准线”。

此外,本次现场推进会也聚焦党员干部家风家规建设。家风关乎社风民风,连着党风政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把家风家规建设提高了关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落实的新高度。

在浙江,该省省委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开始就明确,把家风家规建设作为学习教育的基本内容,把立家规正家风作为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当好家风家规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廖国勋说,好家风是砥砺党员干部品行的“磨刀石”、是干部抵御不良之风的“防火墙”、是密切党群干部关系的“粘合剂”。

宁波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颜志定就是浙江党员干部的好模范。颜志定,男,1928年生,1952年参加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5月因病去世。一把旧藤椅、一摞工作笔记、一橱的证书奖状——这就是一个为党奉献近60年的老党员留下的所有遗物。

颜志定担任宁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局局长期间,正是党的组织工作任务异常繁重、情况十分复杂的时候。在这个重要岗位上,颜志定从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到地市合并后的班子配备,大规模开发建设中的人才引进,每一项工作都留下了他亲力亲为、殚精竭虑的身影。有位老干部,在“反右”和“文革”中言辞过激,被戴上“反社会主义”的帽子,个人、家庭受到了冲击。他跑了十几年、跑了许多部门申诉都无果。颜志定接手后,认真负责,调查核实,弄清了事实,为他恢复了名誉。事后,这位老干部逢人就说:“共产党真好!组织部真好!颜志定真好!”

颜志定的一举一动深深影响着整个家庭,他的大孙女颜建芬由于家境贫寒,刚刚小学毕业,就不得不放弃学业去厂里打工,而且从工厂最基层的装配工干起。在经历各种辛酸、许多次想放弃的时候,爷爷鼓励道:“干工作一定要舍得拼,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名!”

谨记爷爷的教诲,颜建芬凭着一股子“拼命”的劲头,从一名普通的装配工,一步步成长为工厂厂长,现在已经独立经营一家拥有80余名员工的塑料制品厂,年产值3000多万。回忆起自己的“奋斗”历程,她说:“爷爷的话,对我影响很大,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像爷爷一样,保持共产党员的那种拼劲,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来!”

“党风决定政风带动民风。”对此,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的感触也很深。走进浦江县花桥乡塘波村,村口最醒目的位置就悬挂着每一户村民的“我的家风家训”。比如,村民陈树林说: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村民陈文君说,智者见利而思难,暗者见利而忘患....。.村里还有善行义举榜、学子榜、能人榜等各种榜单,诚信十条、村规民约等各色“规矩”,整个村弥漫着浓郁的好氛围。

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廖国勋表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和永恒主题,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全力打造基层党建工作升级版,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提供浙江样本、贡献浙江智慧。(完) 济宁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