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11月9日电 题:在“黄河之都”兰州寻访“中山印记”
中新社记者 丁思
在“黄河之都”兰州伫立的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着长袍马褂,面色祥和遥看远方,似乎追忆着与兰州的“独家记忆”。中山桥、中山林、中山纪念堂等都印刻着先生在兰州的“中山印记”。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孙中山在其制定的《建国大纲》中,基于塞防,称兰州为‘陆都’,基于海防,南京为‘海都’,不难发现兰州在先生心目中的分量。”兰州史志专家邓明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说,如今的兰州,铁路、航空四通八达,交通便捷,成为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市场的“黄金驿站”。
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内,瞻仰先生铜像的游客络绎不绝,纷纷仔细瞧看碑文上的文字。身后的中山纪念堂一派古朴,因年代久远已“闭门谢客”;檐柱虽已起皮,但斗拱、雀替等部位颜色鲜亮,许多游客在此合影留念。
72岁的柴诚科正和老友纵情歌唱,“现在公园的生活景象,有点像几十年前的中山林,好热闹”。
据邓明介绍,1926年甘肃省建设厅厅长杨慕时为纪念孙中山在兰州城南龙尾山麓萧家坪开始造林,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栽活白榆、刺槐、臭椿、山杏、垂柳、箭杆杨等10万余株,人称“中山林”;当地民众常常在中山林度假休闲,并有茶园、小吃担、耍把戏的。
1938年,甘肃省建设厅成立中山林管理处,地址在现今甘肃日报社。不久,中山林的核心部位被设立为中山林公园,成为兰州民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柴诚科回忆称,“父亲在中山林卖甜胚子,我七八岁时经常去玩,商贩和居民去得多,有卖甜胚子、灰豆子,有下棋的、逗鸟的。那时房子少、大部分都是平房。20世纪50年代后期,城市要搞建设,中山林就慢慢消失了”。
1939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73周年纪念日,甘肃官方在中山林举行孙中山先生铜像落成典礼。1956年将铜像移奉五泉山公园中山纪念堂。20世纪60年代,中山林林木砍伐殆尽,并逐渐建起楼群。
中山林如今已难觅痕迹,并已成为兰州城市中心地带,仅留存名为“中山林站”的公交站牌,昭告世人这里曾经的过往。
横跨于黄河之上的中山桥,历经百年风雨,见证了兰州的历史变迁。该桥1907年由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正式动工修建,1909年建成通车。1928年,甘肃督办刘郁芬将铁桥改名为中山桥,在原牌坊“第一桥”匾额上题写“中山桥”三字,以纪念孙中山。同年,甘肃法政专门学校改名为兰州中山大学。
还有,中山路、中山堂、中山市场……在兰州,不仅可以寻访关于先生的“印记”和历史,先生更成为甘肃和台湾交流的“纽带”。
据兰州市文化联谊会会长党成德介绍,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该协会今年和台湾桃园市书法学会筹办了以“凝魂圆梦,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书画大展,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送来墨宝“天下为公百五载,世界大同朝夕梦”。
党成德说,要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两岸书画家通过画展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此外,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发展中国的交通事业,建立完备的铁路运输体系,以中央、东南、东北、西北、高原五大铁路系统把中国的沿海、内地和边疆连接起来。如今,兰州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交通枢纽,实现着先生描绘的宏伟蓝图。
邓明称,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博大思想,感召全球华人,包括兰州人;他的“五族共和”的思想,第一次提出民族平等观念,深受全国各族人民认同,对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至关重要。(完) 济宁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