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南文昌11月5日电 题:“长征五号”驱动新生活
中新社记者 张素 田进
成功“首飞”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拥有强大的“中国芯”:三型两种新型火箭发动机,分别是2001年立项的50吨级氢氧发动机、2006年立项的9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和2000年立项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
历经20余年研制发动机,不仅为火箭“一飞冲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对记者说,“这是不断把航天动力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于民的过程”。
民品质量堪比火箭
谈起新型火箭发动机涉及的技术,刘志让列出一长串:热能控制技术、涡轮流体技术、特种密封技术、燃烧技术、传热技术、特种焊接技术及特种工艺。
“运用这些新动力技术的转化成果,六院形成了节能环保与高端特种装备制造两大产业板块。”他说。
据统计,中国近年来研制的新材料中近三分之二是由航天带动。六院年总产值的60%来自民用产业。
依托于研制两种新型发动机的技术优势和验证优势,这里研发的民品质量有保障。比如,六院7103厂研制的卫星柔板印刷机上,零件精度达到微米级,粗细还不到一根发丝的三十分之一。六院北京11所研制的安全阀,一次投运成功率达到100%。
动力提升生活品质
这些新型火箭发动机技术又在哪些地方得到应用?
刘志让说,工作环境更安全、更环保。他们研制出的全自动远程控制煤矿井下压裂泵组,能够实现5公里外可视操作,降低煤炭开采粉尘80%以上。他们在石化等行业加装有“航天基因“的安全阀,使用温度范围从零下196摄氏度到596摄氏度高温。
刘志让称,工具也将更顺手可靠。他们推出的森警式消防泵,既轻便又振动小,单人就可背着它去灭火;他们研发的变流稳压建筑消防系统,采用发动机涡轮泵流体技术,消防员使用时不必担心水量是否影响扬程。
刘志让还说,百姓生活品质也提升了。比如用精密电控技术研制出的智能流体表,把厨房用IC卡燃气表的精度提高了50倍;柔版印刷机生产的壁纸,连续滚动200米也不起一丝皱纹;运用电控、仿真、流体技术研制的热水器,杜绝千沸水、隔夜水,节能达到80%。
绿色环保变废为宝
“长征五号”新动力的重要特点是绿色环保。刘志让说,20余年间逐步掌握了发动机热能控制技术,拥有了低压低热值燃气燃烧等为代表的十余项燃烧技术,形成了以燃烧产物的组分模拟计算为核心的焚烧处理技术。
科研团队利用发动机燃烧技术研制的燃烧炉,成为处理酸性气和烟气的关键设备,他们研制出硫回收、脱硝的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控制硫磺、硝等有害物质向大气排放。
除了雾霾,土壤污染问题也不容小觑。同样基于发动机燃烧技术,他们还实现固体垃圾及危险废弃物焚烧无害化处理,并把秸秆、稻壳焚烧,将生物质资源转化应用到涂料、电子、造纸、医药等领域。(完) 济宁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