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像换了一个人!”当家住甘肃偏远乡村的父母见到魏睿时,高兴得合不拢嘴。眼前的儿子不再内向腼腆,不仅因为开发“3D绘画学前教育产品”被评为浙江省宁波市十佳大学生“创业新秀”,还被保送研究生!
在宁波大学,像魏睿一样的创业学子还有很多。“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创业,更是通过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在每个学生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让他们看到未来的无限可能。”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说。
传承“宁波帮”精神
今年25岁的宁波大学大三学生韩军,已经在经营两家企业。在他的清真餐饮服务平台上,收录了3万余家拉面店,每月网上订单有80万元左右。
“我的梦想是让中国面条走向世界!”韩军咧嘴一笑。源自他家乡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拉面,有着喷香的汤、软嫩的牛肉、筋道的面条。可是,传统上的化隆拉面多以家庭作坊形式经营,口味不一、服务和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走得长远。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点燃了我的梦想。”韩军掰着手指头,盘点了来到宁大后的创业历程:先做各种校外兼职,成为一家团购网站的宁波地区代理商;后又接触家教行业,组建公司,年营业额达80万元……
大二那年,韩军向学校递交了休学创业的申请。“让化隆拉面实现产品标准化,是我的创业思路。”面对网上外卖的冲击,宁大附近的拉面店却都没受到影响。“因为他们进入了我的平台。”韩军笑着说,我的目标是让拉面店在汤料、牛羊肉、调味品等方面实现标准化生产,并致力于配送区域化、服务一体化。
“韩军的成功,是学校逐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中涌现出的典型。”沈满洪说,宁波大学是“宁波帮”人士捐资兴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与生俱来地传承了创新创业精神,在这种精神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冒了出来。
打造创新创业龙头
舒天予,是在宁波大学创业舞台上尽情挥洒的另一个学子。“来到学校后,我被学校的‘宁波帮’创新创业血脉吸引,萌生了实现梦想的念头。”舒天予说干就干,大三那年,他在海外留学同学帮助下,成为数码海淘的第一批试水者,做出了10万元纯利的成绩。
“这坚定了我创业的决心,我决定做电商物流。”舒天予与7位同样来自宁波大学的“梦想合伙人”携手,成立了“浙江一渡控股有限公司”。“公司走优质路线,逐步推出以仓库租赁、物流配送、供应链优化为核心的服务体系。”舒天予自豪地介绍道,如今,公司已与37家企业建立服务协议,累计营业额超过3亿元,短短3个月就实现收入与成本的持平。
“下一步,我将全力深入‘互联网+农村’时代下的供应链服务需求,面向6亿农村消费群体挖掘市场。”舒天予对未来充满希望。
魏睿、韩军、舒天予、厉刚、赵连威……盘点创业学子典型,回顾创新创业教育之路,沈满洪十分感慨,他介绍道,“早在2008年底,宁大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就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的批准。”
2015年,由校长担任院长的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下设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创新能力训练中心等5个中心。与此同时,学校开设了一批创新创业课程,组建了创业导师团,还将进一步建设大学生创业园。
递进式培养人才
“现在,宁大正积极打造创业意识激发、能力培养、实践训练、培育孵化、成果验收等5个由低到高的人才培养阶梯。”沈满洪介绍道,这5个阶段针对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教育内容,力争达到学生参与创新实践人数超过60%、参与学科竞赛人数超过40%,最终,实现创业率达到5%。
有了体制机制的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有的放矢。不久前,宁波大学成立创新班和创业班,每年招收和培养100名左右的创新创业特长学生,对其进行分层、分类、分阶段的递进式培养。“目前,首期创业班50名学生顺利通过了创业项目答辩评审过程。”宁波大学有关负责老师介绍道。
一系列创新创业“组合拳”下,宁大学生创新创业成绩突出。更可喜的是,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了宁大学生力争做到的基本素养,而不仅仅是一小部分学生的“专利”。
好消息频传: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宁大摘得金奖;“挑战杯”竞赛中,宁大2012年取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此后连续3年蝉联比赛“优胜杯”;2013至2015年,宁大本科生获A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60项。不久前结束的浙江省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宁大获得了7个金奖……
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业、助力就业,成果开始显现。统计显示,5年来,宁大本科生发表论文超过1000篇,获专利授权749项。与此同时,近3年,该校学生高质量就业人数占总毕业人数比例均在45%左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毕业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超过2%。学校也被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工作50强’称号。”沈满洪表示,今后,学校将不忘初心,继续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上坚定前行。 济宁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