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逾4万儿童患过度活跃症 医生建议早就诊——中新网

2016-10-11 16:13:59 来源:济宁新闻网

5月5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老师通常将整天坐不定、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称为顽童。但原来这些儿童可能是患上“专注力失调过度活跃症(ADHD)”。香港精神科医生提醒家长,如果家中儿童有类似症状,应及早求诊,避免他们的童年生活充满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会有抑郁倾向。

7岁的恒仔常被学校投诉,老师认为“没得救”,补习社甚至退钱拒补。精神科医生说,恒仔患上专注力失调过度活跃症,是香港常见的儿童精神病,估计逾4万名患者,主要是6至16岁儿童,但只有十分之一获确诊。他呼吁家长,若发现小朋友6、7岁时,持续出现专注力失调、活动量过高和自制能力弱,应及早求诊,免致童年生活充满负面情绪,严重会有抑郁倾向。

专注力失调过度活跃症为儿童常见的精神病,医学界仍未知道成因,估计与脑部疾病、脑部化学传递或物质失衡,以及家族遗传有关,令脑部发展出现障碍。

精神科医生林中键说,患者主要有三个特征:专注力失调、活动量过高和自制能力弱。平常1小时完成的功课,“ADHA”患者需4小时;如答问题时,他们会抢答问题,打断别人的说话,易被标签为问题学生。

7岁的恒仔升小一后,老师经常向父母投诉,如无故过位、不举手大声发问、不按时交功课,他在家中的表现也一样,根本无法安静。恒仔妈妈打算送他到补习社,以为有所改善,结果投诉依然不停,补习社甚至退钱拒补。恒仔经常被人批评没有家教,令父母之间就管教问题常意见不合,家庭关系转差,恒仔妈妈最后带其看精神科医生,服药两星期已好转,老师也再没有投诉。

治疗“ADHD”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行为认知,改善规教方法;二是药物治疗,利用刺激剂改善患者专注力失调问题。林中键说,“ADHD”患者随着脑部持续发展,12、13岁时脑部失衡问题可改善,但部分人到成年仍有专注力问题,因此建议尽早接受药物治疗。

林中键说,香港“ADHD”发病率与国际相若,介乎3%至7%,估计香港有逾4万名小朋友患“ADHD”,目前只确诊7000名儿童。他说,老师对“ADHD”认识不深,“以为小朋友小顽皮是正常”,进入小一时读书成绩差,经常被罚,易被学校标签“顽童”。他表示,“ADHD”患者长期受批评,自我形象低落,易有情绪困扰,出现抑郁、焦虑,建议他们尽快接受治疗。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