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伊朗总统大选

2016-08-22 16:43:05 来源:济宁新闻网

13日,伊朗政府宣布现任总统内贾德在总统大选中获胜。落败的穆萨维指控伊朗政府窜改开票结果。首都德黑兰市中心聚集了数千名穆萨维的支持者,他们不满选举结果,气氛很紧张。

■ 中国外交部领事司提醒在伊公民和机构关注伊国内安全局势,加强安全防范,避免前往敏感、人多地区,遇事请及时与中国驻伊朗大使馆联系(电话:009821-22291242)。

■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万,语言为波斯语,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是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石油输出国。

·政教合一: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政治体制,最高宗教领袖为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

·总统内阁制: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可连任一届。

·宪监会:为保证议会决议不违背伊斯兰教义和宪法原则,宪法规定成立宪监会。宪监会有权审查议会通过的一切决议和提案,监督总统选举、议会选举和公民投票。

艾哈迈迪内贾德赢得伊朗第十届总统大选,引发改革派支持者不满。14日艾哈迈迪内贾德支持者举行庆功大会,来自周边村镇和城市低收入民众参加了集会。与此同时,德黑兰等各大城市发生骚乱。分析人士认为,这凸显了伊朗社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社会矛盾。

此时一些大学生在大学门前集会,抗议选举不公。面临高通胀和高失业率,更多的德黑兰市民,支持改革派领导人穆萨维。

对穷人来说,虽然艾哈迈迪内贾德执政4年来,并没有带来经济振兴,但是他通过“公平公正”的口号带给了穷人信心。

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呼吁全民支持内贾德,但是他的权威性没能够阻止市民们上街游行抗议,这种反抗是30年来罕见的情形。

有分析人士认为,总统大选虽经落幕,但是代表城市现代化的改革派和代表农耕传统文明的保守派之间的矛盾则日渐凸显。

伊朗警方如果继续对示威者采取大规模打压,将迫使美国对伊朗的行为提词更出措为严厉的谴责。否则,奥巴马政府可能将继续其努力与伊朗改善关系的路线。不管选举是否存在舞弊,都不太可能改变奥巴马恢复美伊对话和谈判的努力。

如果内贾德能够连任,那就正中了以色列总理内坦尼亚胡下怀。内贾德获胜将使内坦尼亚胡获得进一步炒作伊核野心的理由。如果内贾德继续执政四年,内坦尼亚胡将能更为容易地抵制美国有关以色列与其敌人进行谈判的要求。

历史、宗教和战略差异一直使伊朗与中东地区其它国家格格不入。伊朗影响力的增加不仅会影响其周边国家,也会有损美国保护其阿拉伯盟国的能力。所以如果内贾德能够顺利连任,将会使伊朗一些邻国的领导人再次向美国发出警告。

如果内贾德获胜,那将使俄罗斯领导人的国际影响力增加。在美国和欧洲强迫伊朗放弃其核项目的联合努力中,俄罗斯的合作很重要。俄罗斯曾提出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妥协方案,它也曾在联合国投票支持对伊朗采取制裁措施的决议案。

欧盟对伊朗大选的反应与它多年立场一致:由于执行“积极接触”的政策,欧盟一边与伊朗进行实用主义的对话,一边谴责伊朗那些令人不快的行为。因此,欧盟关注的重点是选举存在舞弊的指控和警方动用暴力,而不是内贾德获得连任。

穆萨维的竞选运动以绿色为主调,被称为“绿色革命”。数以百万计的伊朗人,都对穆萨维的“绿色革命”寄望甚殷,希望他能成为另一位哈塔米(前反对派总统),放宽社会限制尤其对女性的限制。一名21岁的反对派支持者说过:“我认为到时将会更自由。”

2005年,谁也不曾想到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中亚高山国家吉尔吉斯斯坦,会发生如同乌克兰的“橙色革命”或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的反政府革命。然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在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偕同家人逃到国外,拱手让出政权。

2004年12月8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议会)高票通过了有关修改宪法和选举法等一系列法案。得知议会通过选举修正案,改组中央选举委员会的决定后,反对派总统候选人尤先科宣布长达17天的“橙色革命”获胜,并要求支持者解除对政府部门的封锁。

2003年11月,成千上万的格鲁吉亚人在第比利斯街头起舞,手持玫瑰的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誓言让这个小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坚信已经告别了10年内乱,国家将走向繁荣,他们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将日益密切,并最终成为北约和欧盟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