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吴会就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形成了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双方认为,海峡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同的是“两岸同属一中”,对于异的部分搁置争议。[]
连战说的“说明性、附带性的文字”就是在指“一国两区”,诚然“一国两区”确非吴伯雄讲话的重点,吴是用此来强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亦即重点是“两岸同属一中”。[]
吴敦义在于李克强会面时表示:“我们十六个字,这是大家都能够理解的,求同存异、两岸和平、讲信修睦、民生为先,我们就以这样的的一个目标,来继续推动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正确的道路。”[]
台海局势和平稳定,为两岸民间、乃至高层交往创设了友好的氛围。这次李克强与吴敦义相谈甚欢、颇为投契,将有助于增进两岸高层的互信和友谊,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
马英九表示,会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与大陆恢复协商,并炳持着博鳌论坛中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共识,与大陆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他又指出,希望两岸周末包机和开放旅游能令两岸关系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应该和解休兵,相互协助,尊重,相信两岸会找到和平共荣之道。[]
马英九指出,从过程来看,明显双方已经摆脱意识形态,因此双方都有默契,不会刻意去炒作,许多的政策与对方有关的,也都会事先知会、协调,这样一步步走过来,才会比较容易达到成功。。 []
马英九说,希望在中华民族智慧的导引下,让同样是炎黄子孙的两岸人民寻求两岸问题的解决方案。他同时表示,这不是短程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不是立刻就要解决,希望能够一步一步找到解决方案,这对双方都是最有利的。[]
马英九表示,3年来台湾方面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积极改善两岸关系,目的在于为台湾创造和平繁荣的环境,为下一代的发展创造机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世世代代的子孙能在两岸和平繁荣的环境中成长。”[]
马英九曾强调,他非常在乎他将来的历史定位问题,而以目前的发展历程来看,最能和马英九历史定位问题相联结的是ECFA及相关协议的签署,这些协议让两岸形成紧密的经贸关系,并且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
马英九除开“九二共识”外,还有“不统、不独、不武”的表述。这是三个连续否定词,讲得好听,就是“维持现状”;但两岸和平发展总要走出下一步,会否因为受制于三个连续否定,无从迈出步伐。[]
未来两岸的政治关系肯定会有所进展,不会一直停留在只谈经济上。问题的关键是,政治上的进展到什么程度,我们才把它叫做政治上的 “突破”?但我们也不要寄予太高的希望,毕竟两岸在政治上仍存在矛盾。[]
马英九连任,在第二个任期就能处理好两岸统一的事务?对此,台湾没有人会相信,大陆也没有人会相信。因此,在今后的4年,大陆的对台政策应该还是会牢牢把握在和平发展这四个字上面。[]
北京要的是两岸加强互动、深化融合,而美国要的是美国、大陆和台湾结构稳定,台海维持“不远、不近、不冲突”的现状。如何追求台湾利益,马政府势必要衡量出与两者之间最恰当的等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