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晓华:攻克发动机难关 让进口军机重上高原

2016-08-17 17:44:36 来源:济宁新闻网

眼看重金引进的主战飞机就要成为一堆废铁,时任空军某研究院某所发动机研究室主任甘晓华的心急如焚。

听说他要接过这块 烫手山芋 ,不少人劝他别犯傻,弄不好赔了夫人又折兵,太不值得。

这是一项打破国外限制的 争气工程 ,再苦再难军人也要往前冲。 甘晓华除了能力上的自信,更有一份军人的豪气。他凭借多次解体维修该发动机的经验,说服主管部门,主动接下这一任务。

一个只有二三十人的研究室,按照甘晓华提出的方案,找资料、改设备、建试车台,开始向这个世界技术难题发起冲击。

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试验 终于修复了第一台发动机,并自主研制出与之配套的试车台。终于, 争气工程 进入调试阶段。当大家翘首期待成功时,迎来的却是 当头一棒 :发动机扭矩不稳定,调试失败。

一天、一周、一个月,问题仍未找到。直到第三个月,他们才查出原来是功率测试设备问题。

翌年 五一 ,修复的第一台发动机再次试车。试车组完成冷开车、热开车、低状态运转、高转速运转测试后,开足马力进行最关键的全功率运转测试。

当时,现场气氛异常紧张,大家屏气凝神,紧紧盯着设备上的数据变化。

成功了! 随着甘晓华的一声大喊,试车台前一片沸腾,奋战一年的他们,此刻相拥而泣。

经鉴定,该型发动机经维修后使用性能达到标准,功率平均提高10%,自主修建的试车台系统精度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专家认为,这是扬我国威军威的重大科研项目,技术上有重大创新。这一成果,使停飞的战鹰重上高原,为国家节省经费数亿元,项目最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初战告捷,甘晓华再接再厉。在对该型发动机关键技术升级研究中,他带领项目组运用先进数控技术,使升级发动机达到国外新机性能,大幅提升作战性能。权威部门表示,该研究成果不仅达到世界水平,而且将促使我国相关发动机研制目标提升半代、研制步伐大幅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