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创建人周道辞世:一生平民 周周到到

2016-07-19 07:19:37 来源:济宁新闻网

7月15日16时48分,99岁的周道因多个器官衰竭,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逝世。

当过炼钢厂工人,抗战时参加革命,亲手创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在儿女眼中,周道的事业经历丰富而充实。

在困难年代办学校,周道的法宝是抓好“两师”——老师和厨师,他下田种地,建农场起猪圈,保证学生饮食。“一生平民,周周到到。”在教职工的记忆里,时任党委书记周道毫不端架子。

“周道同志为人正直、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是深受师生、员工尊敬和爱戴的好老师、好干部、好领导。”17日,成都理工大学组织部部长邹功江这样评价周道。

创校

1956年,担任南京地质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的周道接到命令,带着一封介绍信来到成都,以副院长的身份,开始了成都地质勘探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的创建,那年他39岁。

39岁入川 始创地院

在成都理工大学北苑,周道身居一套简单的三居室。

每天7点起床,下楼打太极,下午约上老友打打台球……周道三儿子张培德说,在父亲住院前,生活规律而充实,打开卧室房门时,常常看到他在卧室里低着头,“一边看报纸,一边摘抄”。

7月17日,周道的书桌上,整齐竖立着一摞摞书籍,摊在书桌上的则是一本《定襄县志》。

1917年2月15日,周道出生于山西省定囊县一个私塾教师家庭。在晚辈记忆里,他总爱哼着山西小调,说着一口带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自39岁来到成都,这个性格豪爽的山西汉子把毕生大部分精力献给了学校的建设,很少回故乡。

退休后,他常常走到学校的湖心岛前,听着学生朗朗读书,和后辈回忆往事。

上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建设地质类专业学院。1956年,担任南京地质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的周道接到命令,带着一封介绍信来到成都,以副院长的身份,开始了成都地质勘探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的创建,那年他39岁。

学校的选址成为第一个令周道头痛的问题。有人提议建在高校密集区——华西医科大附近办学。也有人提议,在狮子山建校(今四川师范大学附近)。周道曾对学生回忆说,当初,选择十里店是因为政府在龙潭寺附近,规划建立几大院校,构成一个文化教育圈,不过该想法后因种种原因未成行。是年4月,校址还没确定,周道急了,决定先在十里店搭建草房,安定教职员工。

草棚里迎来第一批新生

今年80岁的殷继成是周道引到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之一。殷继成回忆说,1956年,他从南京地质学校毕业,老校长周道前来劝说,“你们这批毕业生大多只有19岁,拿到的是中专文凭,不如趁年轻,来我的新学校深造吧。”于是,殷继成等几十个学生坐着轮船抵达重庆,再辗转到成都,再次成为周道的学生。

当时的新校园道路泥泞,山坡杂草丛生,一间间淋浴间被用作教室,教室不远处还有一片偌大的坟场。10月10日,迎新大会,殷继成跟着一个个新生涌进一个大草棚,那是校园最初的“大礼堂”,可以容纳三千人。在“大礼堂”长条木板凳上,他看到了熟悉的周校长,面色疲倦。

在南京时,殷继成就是周道家里的常客。来到成都地质勘探学院,这样的拜访更频繁了。在周道的家里不时出现这样的场景,三五个学生坐在沙发上,周道端来切好的水果,听着年轻人聊学业,聊家庭,聊爱情。学生都说,周道是个温和的领导,能包容大家的想法。

治校

在困难年代办学校,周道的法宝是抓好“两师”——老师和厨师,他下田种地,建农场起猪圈,保证学生饮食。

办校,得抓好老师和厨师

周道曾对儿子张培德说,“想要办好学校,就得抓好两师——老师和厨师。”

92岁的退休干部张迪亭曾是行政科科长,他说,与其说周道是抓厨师,倒不如说是抓“学生的胃”。周道了解到从南京来的一批学生们吃不惯辣味,专程跑回南京,挖来了几个厨师。在五六十年代,职工们一个月往往只有18斤的粮食,学生们却可能得到20斤。为保证学生的饮食,他规定,食堂师傅每顿只能打二两饭。

食堂的食材不够,周道一趟又一趟地考察,最终在新都建起农场。学校附近空地上,他又建起猪圈,养出100来头猪。蔬菜不够,他在自家附近种起来。身为校长的周道“没有一点架子”,在田地上,瘦瘦高高的他挽起裤腿,弯下腰,一颗颗地收起白菜。

最让孙世雄感激的还是周道的“抓老师”。六十年代初,时任水文系教师的孙世雄,负责一个水文地质建设兵团的教学。

根据教学设计,他需要35名教师,学校反复抽选,最终只抽出12名老师。这时,周道用他一贯的慢悠悠的语速,说道,“恓惶(可怜),我给你找。”接着,周道四处游说,最终从野外地质队劝来20多名老师。

轶事轶事

学校砚湖是他一脸盆一水桶

挖起来的

站在理工大学的砚湖边,82岁的孙世雄说,“当年这里就是个小土坑”。周道把家里的洗脸盆、水桶提来,一盆一盆地挖起来。路过的学生看到,也拿来自己的洗脸盆,一同挖起来……

五儿子张培毅还记得,有一年开学,一个学生带着一块生肉来家中拜访。周道极为少有地狠狠地把学生骂了一通,“那是我第一次见爸爸发那么大火”。

周道后来还是招呼学生坐下,转身走进厨房,把生肉切小,挑了一块放锅里,再从冰箱里拿出十来个鸡蛋。几分钟后,他提着两口袋给拜访的学生,一袋是煮熟的肉片和鸡蛋,一袋是生肉、生鸡蛋。

孙世雄称,在周道任职的最后几年,每次学校选党委书记,“大家都要投票给他”。1983年,66岁的他干脆辞职了,说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在四女儿周培红记忆中,姥姥过世前,父亲每天起床后,都会去姥姥房间里,端走尿盆。“爸爸心态开朗,从没见他发过脾气。”1975年,周道患上肺癌,医生开刀手术后,他从没提过自己的病,而是继续默默工作。

在一路与肺癌抗争中,周道又走过了41年。2016年7月15日,因多个器官衰竭,周道逝世。

华西都市报记者 毛玉婷

人物档案

周道(1917.2-2016.7)

周道原名张登元,1917年出生于山西省定囊县。曾做过炼钢厂收料员、矿务局职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投身革命,主要从事后方治安、后勤保障、支前等工作。

1949年12月至1951年7月,周道任察哈尔省政府人事科科长兼政府机关党委副书记;1951年7月至1953年3月任察哈尔省政府人事厅副厅长兼政府机关党委副书记。1953年3月至1956年3月,任地质部南京地质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

1956年3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周道任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副院长,后历任成都地质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顾问。

1983年5月,周道同志离职休养;2009年9月经中组部批准享受副省级待遇。

原标题:成都理工大学创建人周道辞世 “一生平民,周周到到” 济宁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