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前总理:欧洲的目光显然应该投向中国而非美国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余鹏飞】芬兰前总理亚历山大斯图布日前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就中国资本进军欧洲市场表示,中国不再只是世界的低成本血汗工厂。中国在欧洲的收购清单覆盖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和服务业是全球化的组成部分。欧洲不应条件反射地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烧断桥梁。
芬兰前总理亚历山大斯图布表示,欧洲正努力接受一个事实:中国正在收购各种各样的欧洲企业。但是,欧洲不应对此抱怨。这都是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的组成部分,这两者正是支撑欧洲在过去100年取得经济成功的两根支柱。
斯图布称,中国正在欧洲挖掘这里的“宝藏”:人才、知识产权、市场份额、技术、品牌、成熟企业和价值链。就像中国在非洲开发当地资源一样。这种换挡是可以察觉的。中国不再只是世界的低成本血汗工厂。中国在欧洲的收购清单覆盖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和服务业。在伦敦、法兰克福和巴黎,大量的投行家、律师和尽职调查专业人士突然投入到了中国委托人的项目中。
斯图布认为,中国注目欧洲是因为本质上持保护主义立场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所有中美交易进行审查,实际上等于在中国企业投资美国之路上竖起了一面“墙”。白宫换人不会使投资美国变得更容易。而欧洲没有美国那样的控制措施和审议工具。
斯图布就欧洲在应对中企资本进入欧洲市场给出三点建议。
首先,这些收购正在确实发生,而且是成批的。这未必是坏事,欧洲需要外来资金的注入。
其次,欧洲不应条件反射地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烧断桥梁。很少人预料到,中国人会成为自由贸易的倡导者,而美国却把目光转向国内。最佳选项是欧洲和美国在安全、外交政策和贸易方面达成一项新协议,但如果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决定抛弃《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欧洲将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别处。从体量和规模上看,欧洲的目光显然应该投向中国。
最后,欧洲应当寻求达成共同解决方案。自然的反应是各自为政,各自拟定本国应对策略,而不是制定共同对策。这将是错误的。欧洲将成为一个大杂烩般的跳蚤市场,而不是协调一致的内部市场。左手将不知右手在做什么。况且历史已证明,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济宁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