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老1岁左右的幼孙前来祭拜。《齐鲁晚报》供图
季羡林儿子季承率家人赶到灵堂,前来悼念。CFp供图
广州日报7月13日报道 昨天上午10时25分,工作人员开始悬挂季老的照片,照片中的季老身穿一件中山装,头戴一顶淡紫色毛线帽,面带微笑,身后的背景是初春低垂着的杨柳。淡淡的绿色衬托着那身简朴的中山装,老人那淡淡的微笑显得格外慈祥和健康。
季羡林先生的儿子季承说,之所以选择这张照片是因为这张照片充分体现出了季老朴素、平和和乐观的本色。季承还表示,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初,树叶刚刚发芽,天气还有点冷,季老穿得比较多,那时季老的身体状况还不错。
前天上午,我国著名学者、最后一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逝世,他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北京大学连夜布置灵堂,昨日中午接受公众吊唁。
季羡林先生的灵堂被安排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纪念大厅,前晚9时,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布置灵堂。从今日起,百年讲堂将暂停一周演出。
拜祭群众排起长队
昨天中午,北大连夜设置的季羡林灵堂正式开放,供社会人士吊唁这名刚刚过世的伟大学者。仅仅昨天下午半日,就有超过3500人前来悼念。
虽然灵堂要在中午才开放,早上8时起,就有不少老教师到灵堂外耐心等待。11时15分,离开门还有15分钟左右,百年纪念讲堂纪念大厅前的人群自发组织起来排队。队伍排出了四五十米。所有的人都在耐心地等待,很多70岁以上的老教师都坚持排在队伍里。
家人低调入场祭拜
12时40分,头发花白的季老之子季承和妻子身穿一身黑色出现在灵堂门口,妻子怀中抱着季老一岁左右的幼孙,身边跟着季老第一任秘书的儿子李小军。季承在签到本上写着“季承并马晓琴幼孙宏德哭拜”,然后来到父亲的像前鞠躬。他的妻子把怀中的幼子放在地上,让孩子给爷爷磕了一个头。
季承没有回答任何记者的问题,反而拿出自己的相机,仔细地把灵堂每个角落和众人吊唁他父亲的场景拍摄下来。
和季承一样低调的还有季老生前关系密切的弟子钱文忠。下午4时30分,他步履快速地走进灵堂,跪下来连磕9个头,特别是最后一个头,磕的时间大约有3秒钟,然后起身迅速上车离开。
《京华时报》供稿
遗体告别19日举行
昨天下午,北京大学发布讣告,宣布季羡林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7月19日(星期日)上午10时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
治丧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表示,季老的很多朋友和学生、仰慕者有的远在国外,所以决定把追悼会的时间安排在19日,给出充足的悼念时间。
追悼规格不低于王选
前晚9时许,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东南门大厅,第一根脚架立柱开始竖立,工作人员开始布置季老的灵堂。据负责人介绍,季老的灵堂布置,规格不低于2006年王选院士去世时的追悼规格。 ( 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