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驻日本记者 冀勇
11月3日是日本的“文化日”,恰逢《日本国宪法》颁布70周年。在普通日本人利用节日纷纷外出观赏红叶的时候,日本国内政坛和右翼团体推动脱离战后体制的两股势力却暗潮涌动:一是自民党推动的修改和平宪法的讨论被正式提上日程;另一个则是保守民间团体推进的修改“文化日”为“明治日”的运动正在形成气候。
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后,日本国会中的“修宪派”获得了修宪动议所需的三分之二以上席位,其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开始在国会就修宪正式展开讨论。经过讨价还价,日本各党同意在11月10日和16日分别召开众议院宪法审查会和参议院宪法审查会会议,围绕立宪主义和修宪等问题展开讨论。这是众议院时隔1年5个月、参议院时隔9个月后围绕修宪重启实质性讨论。
日本自民党一直将现行和平宪法视作战后驻日盟军强加给日本的宪法,主张日本要自主制定一部符合时代要求的宪法,并将修宪作为该党的基本方针写入党纲。2012年自民党制定了修宪草案,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恢复天皇的国家元首地位,使其不再只是国家的象征,其次修改和平宪法中规定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的内容,写明自卫权,并规定保持国防军。
自民党的修宪主张被部分政治家和宪法学者批为“复古”,即有复活战前《明治宪法》的嫌疑。众所周知,日本的首部宪法——《明治宪法》是一部带有浓烈神权色彩的专制宪法,该宪法把天皇的权力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成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战败后,解决天皇制度和清除日本军国主义的土壤成为对日战后改造的重要内容。在驻日盟军司令部监督下制定的《日本国宪法》成为对日战后改造的关键,该宪法不仅淡化了日本天皇的神权地位,即规定天皇仅作为日本国家的象征,而不是国家元首,同时规定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这部和平宪法不仅给日本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和信任,同时也使日本在战后70年一直远离战争,推动了日本经济的腾飞。
近日,日本共同社实施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55%的受访者反对在安倍领导下进行修宪。但是,在《读卖新闻》实施的针对国会议员的调查结果显示,73%的国会议员支持修改宪法,远高于持反对意见的16%,反映出日本政坛围绕修宪的风向已经背离民意。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11月1日日本保守民间团体“明治日推进协议会”在东京举行集会,要求在2018年明治维新150周年时将节日“文化日”改为“明治日”,包括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自民党议员古屋圭司等14名国会议员在内的140人参加了当天的集会。会上,稻田朋美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希望成立跨党派议员联盟。古屋圭司则在会上接受了集会主办方递交的63.8万人签名的请愿书,并表态称“以前的‘明治节’在驻日盟军司令部的指令下被强制进行了大幅修改,希望设立‘明治日’并使所有日本人在那天意识到明治时代才是最应珍视的时代”。
11月3日是日本明治天皇的诞辰日,在明治时期被称为“天长节”,其后又被改为“明治节”,二战结束后的1948年颁布的《国家节日法》废除了“明治节”,同时因为当天是日本新宪法的颁布日,所以被改为倡导“热爱自由、和平,推进文化”的“文化日”。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近日的一次内阁恳谈会上公布消息称,日本政府将举行系列纪念活动迎接2018年明治维新150周年,而本次要求恢复“明治节”的集会正是借助了政府相关纪念活动的机会。考虑到日本保守团体曾成功推动制定《元号法》和恢复“昭和日”,“明治节”的复活也并非没有可能。对于保守团体希望复活战前“明治节”的做法,日本国内部分专家批评称,其是危害战后民主主义的一股逆流。
本报东京11月6日电
济宁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