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撕互咬”令电视辩论理性光环褪色
□和静钧
美国当地时间9月26日晚,2016年美国大选总统候选人第一场电视辩论正式开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就“美国的方向”、“实现繁荣”和“保障美国安全”三个话题展开面对面交锋。
然而,这一场为时90分钟的交锋下来,给人的印象不是一场君子之间的据理争论,而是一对仇人在相互胡乱攻击,内容偏离三个主题。尽管两人都在最后表示会尊重大选结果,但当下的相互“不尊重”令最后的表态仅具备程序意义。
曾经令美国人骄傲的电视公开辩论,缘何其理性光环现在看来已经不如往昔?
首先,今年美国的大选最后是在来自建制派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和非建制派的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之间举行,虽然还有不少于10个的其他非主流总统候选人角逐大选,但小党或独立身份的候选人难以在选举人团票“赢者通吃”制度上熬出头。非建制派人物的出现,标志着美国民众对两党政治现状的不满,代表了当前美国政府在革新步伐上民众的失望情绪。这意味着候选人越是循规蹈矩,越可能令选民反感。其次,越来越尖锐化的移民问题、就业机会、贫富分化、种族歧视等,促使美国政治气候变得更激进。政治总体气氛的恶化,令竞争对手之间的敌意上升,相互人身攻击就会被人们视为正常之战。
最后就是美国受众话语权的滥用也促成了对抗与对骂这样“直播效果强烈”的场景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的欢迎。谁在电视辩论中“撕咬”对手及至“出血”,谁就会获得社交媒体传播上的“头条”。由此看来,美国总统候选人电视公开辩论的政治平衡术的理性作用已经淡化。(作者是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济宁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