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印度野狗泛滥问题因城市化而进一步凸显

2016-09-06 19:13:31 来源:济宁新闻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新闻周刊》6月21日报道,由于城镇化,印度部分地区的野狗泛滥问题进一步凸显。尽管印度实施了相关的繁衍控制计划,但在部分城市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令一些居民感到自身安全难保。

据报道,印度西南部港口城市科泽科德的许多居民因野狗泛滥而生活在恐惧之中。成群野狗出没的问题已经困扰了印度几个世纪,但在最近,城市化和污染问题使印度的野狗问题日趋严重。近3年中,成群的流浪狗使科泽科德居民感觉自己成了“人质”。当温度高于100华氏度(约合37.78摄氏度)时,这些狗成天躺在树荫下,到了黄昏时便开始追赶和骚扰。恶犬会阻塞街道和人行道、毁坏财产,有时蹲在房屋的台阶上,对居民咆哮。当地居民坦言,这些流浪狗让他们感到害怕,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印度于1960年通过的《防止虐待动物法》认定“打、踢、折磨、伤害、施用有害物质或残杀动物”是违法的行为,因此人们必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来保护自己,如许多科泽科德居民沿墙顶放置了碎玻璃、尖锐的指甲甚至铁丝网。科泽科德一名居民表示,她明白这些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所以伤害狗令她感到难过,但是它们也侵害了她的财产,还让她的家人处于危险之中。

报道称,流浪狗通常成群结队,有时在大城市如班加罗尔和孟买,会有50只狗聚在一起集体行动。在科泽科德,流浪狗群的大小不定,但有更多居民和垃圾的社区通常有着更多的野狗。印度卫生部称,科泽科德每年有超过2000人被动物咬伤。据《印度时报》最近报道,自2015年初起,喀拉拉邦约有10万人被流浪狗袭击,全国范围内每年有超过1600万人被流浪狗咬伤,约2万人死于狂犬病。

据报道,自印度城镇化开始,野狗的数量随之增加,因为城镇给流浪狗提供了充足的庇护,以及垃圾作为食物。此外,野狗危机还有文化基础:很长一段时间,印度教是在印度次大陆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信仰,而印度教认为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这意味着不可以杀害流浪狗。

1990年,印度实施了“动物出生率控制计划”,对捕获的野狗进行绝育后再放回野外。这项计划在科泽科德北部一区域的试验成效显著,狂犬病得病率及野狗数量明显下降,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但报道称,一些城市因缺乏资金或专业人员而难以实施该计划。(实习编译:谢子晗 审稿:谭利娅)

济宁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