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2月16日电 (林翠慧)福建宁德市委宣传部16日向记者表示,宁德市委、市政府已要求立足实际,兴利除弊,各部门扎实开展大米草整治。
大米草是1963年国家为了防洪固堤、围海造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而从美国引进的,首先在江苏试种成功,然后在广东电白到辽宁锦西整个沿海岸线分点种植。宁德市根据全国的部署,1980年在罗源湾、东吾洋种植成功,曾经为围海造地、滤潮消浪、美化滩涂环境起到良好的作用。
但是,大米草是禾本科植物,繁殖能力极强,肆意疯长,又对滩涂生态、海洋物种、海洋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特别对老百姓讨小海等经济活动、沿海小港口交通造成不便。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成为此事件的重灾区。
据宁德市政府透露,下阶段,当地政府将加大整治力度,在科学有效、尊重群众欲求的前提下,试行一切可试行的办法,包括探讨采用承包给老百姓开发。同时,将与科研院所合作联系,深入研究开发大米草可利用价值,彻底解决大米草的整治问题。
早在90年代初,宁德市就悬赏百万鼓励科技人员攻关;近几年来,又摸索出一系列整治大米草的方法,取得一定的成效。
据宁德市委宣传部介绍,整治大米草的方法具体有:一是物理方法。对大米草采用拔除、挖掘、割除等人工方法进行清除。近几年在蕉城区二都进行试点,已经清除滩涂互花米草2000多亩。
二是化学方法。与省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利用化学药剂除草,在霞浦的盐田和沙江已经除草1200多亩。
三是生物方法。在滩涂上改种红树林,抑制大米草的蔓延。在白马港海域,已经种植300多亩。
四是发展方法。将项目落到长大米草的滩涂上,用发展办法解决大米草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连续不断的整治和清除,到目前为止,宁德市已经清除大米草7000多亩,种植红树林315亩,增加水产养殖滩涂6000多亩,大米草的总面积已从最高峰12万亩降为9.9万亩。
有关专家认为,大米草是一种理想的然饲料资源,如能作为饲料原料加以开发,可以获得经济效益,既通过持续收割,达到抑制其恶性扩张的目的,又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变害为宝。(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