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颗设计、考核寿命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30日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一号 4天就能把地球看一遍本报记者 吴月辉本报北京12月30日电(吴月辉、邱学雷)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国家国防科
中国低轨道遥感卫星高分一号经过数月测试于12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图为央视公开的高分一号工作画面。(资料图)
我国首颗设计、考核寿命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30日正式投入使用
高分一号 4天就能把地球看一遍
本报记者 吴月辉
本报北京12月30日电(吴月辉、邱学雷)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30日在京举行高分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仪式,高分一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4月26日,高分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之后,圆满完成了各项测试内容。测试结果表明,高分一号功能和性能满足研制总要求,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
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设计、考核寿命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配置了2台分辨率为2米全色/8米多光谱的高分辨率相机和4台分辨率为16米的多光谱中分辨率宽幅相机,实现了在小卫星上中高分辨率和宽幅成像能力的结合,可满足多种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需求。相比其他光学遥感卫星,高分一号卫星的对地观测效率大幅提高,大大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总体观测能力。截至12月底,共向用户部门提供了2米/8米影像247731景,16米影像75766景。
高分一号的在轨测试和数据使用,充分表明了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它的投入使用将尽快实现我国民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国产化,在国土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环境与灾害监测、气候变化监测、精准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国防科工局将在民用航天相关数据管理政策的基础上,制订高分专项数据管理细则,不断推进高分一号卫星运行管理机制、数据应用与激励机制创新,结合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大力支持河北、新疆、北京、湖南等地建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地方数据和应用中心,同时与广大企业务实沟通,积极推动相关产业联盟、产业基地的建设。
高分一号卫星圆满完成在轨测试任务,正式投入使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有什么意义和作用?高分一号卫星突破了哪些关键技术?其数据应用前景如何?今后如何加强高分专项数据的应用?本报记者专访了国防科工局有关负责人。
800公里观测幅宽为国际同类最高,设计寿命提升至5到8年
关于高分专项的意义和作用,这位负责人表示,高分专项统筹建设由天基、临近空间、航空、地面和应用五大系统组成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可有效满足我国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现代农业、防灾减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对遥感数据的紧迫需求,推动我国各地区加星应用和加速空间信息产业发展。
据介绍,高分一号在工程上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卫星上的多个载荷可同时工作,在进行2米分辨率全色、8米分辨率多光谱以60公里幅宽对地观测的同时,又可同步完成16米分辨率多光谱800公里大幅宽对地观测,这在国际上是首创,800公里观测幅宽是国际同类遥感卫星中最高的。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
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