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是菲律宾状告中国的南海仲裁案结果出炉的时间,一些境外势力持续加紧行动,企图借助中方根本不承认的“仲裁”在南海制造更多风浪,向中国施压。就此话题,央广军事记者采访了军事专家赵小卓。
记者:就在上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告诫华盛顿不要损害中方主权,表示“仲裁庭的这场闹剧该收场了”;而曾经负责外事工作的中国前国务委员戴秉国也在华盛顿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中国希望在“南海仲裁案”结果出炉的最后时刻向国际社会传递的是什么样的明确信息?
赵小卓:对于南海仲裁,中国政府很早就坚持“四不”政策: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遵守。这个事件表面上看是一场诉讼,但无论是菲律宾还是美国,其背后都有很深的政治图谋。
记者:美国官员曾表示,如果中国无视裁决,美国将在中国主张主权的岛屿附近加强“自由航行”巡逻。美军曾在靠近中国岛礁14至20海里打“擦边球”,这个距离和分寸上说明什么问题?
赵小卓:岛礁的领海是12海里,领海一般认为是专有,视同为领土,进入中国领海一定要经过中国允许。美国如果进入12海里领海之内,可以视为对中国主权安全的挑衅性行为,但美国贴着领海线来走,希望宣示航行自由,或者宣示它不承认中国的岛礁建设,这种行为负面效应很大,很无理。
记者:再看日本,它曾在本国的媒体上发布各种言论,比如《日经亚洲评论》就不停地挑事,就南海仲裁案,以推动所谓地区团结为借口,挑拨中菲矛盾。如何看待日本的这种做法?
赵小卓:日本确实想利用南海仲裁案大做文章。日本因为历史因素,在南海介入极其有限,而且由于和平宪法和国内的反战声音,对日本约束较大。但这些年来,日本通过新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不断往外走,这次在南海找到抓手,应该有两个目的:一是声东击西,减轻中国在东海给它的压力;二是拉拢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一方面给中国施加压力,另外一方面自己想捞取自己的利益。
对于日本的动向,更应该警惕,因为日本变化幅度较大,已经超越东海范围,到了南海。如果国内或者国际上对它没有适当的约束,这个可能会变成一种常态。日本要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发挥更大作用,这个作用不仅是经济上、政治上的,甚至有可能是军事上的。今年4月美日“肩并肩”演习,日本不论水面舰艇还是潜艇都抵达南海,其实有很大象征意义。
记者:有分析指出,与西方重点批判仲裁的非法无效不同,有些西方媒体有意过度放大仲裁的“意义”,并渲染紧张。应该怎么理解?
赵小卓:最近这些年,随着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在西方的主导性态势带来冲击,有人把南海问题认为是一场规则之争,是中国崛起后受不受西方所主导的规则约束问题。所以很多人利用南海仲裁案做文章,认为南海仲裁案国际仲裁法庭的判决代表国际法,中国如果不遵守仲裁决定,就是不遵守国际法。
但西方很多人忘记了,国际仲裁有过很多决定,包括仲裁本身合不合法,这在大量的案例当中有很大争议。但西方舆论把这些东西大做文章,把中国打造成有可能不遵守国际法、不负责任的形象,然后靠此事压中国。事实上中国如果接受这种仲裁,他们的图谋可以实现,在此事件上获得了加分;如果中国不接受仲裁,他们就此打压中国,也可以得分。事实上这个机关设计相对巧妙,不论中国接受不接受,他们最后都有得说,都有利可图。(记者孙杰)
济宁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