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4月29日电 为期一周的“2016港澳媒体高层人士赴渝参访周”活动日前圆满落下帷幕。作为重庆对外宣传的一大品牌活动,自首次举办以来,今年已是第12个年头。重庆的开放与发展,已成为港澳地区了解内地发展的一扇窗户。
2013年,重庆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自此以后,参访周的主题紧密围绕该战略展开。今年参访主题为“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看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本届参访周共邀请了《星岛日报》、《信报》、《南华早报》、香港有线电视、NOWTV、橙新闻、《香港商报》、《大公报》、《澳门日报》、《新华澳报》、澳门广播电视、澳门电台等21家港澳主流媒体,41名高管和资深编辑记者参与。
在为期6天的时间里,参访团一行先后奔赴都市功能核心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实地参访,重点走访了两江新区、永川区、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忠县、丰都县等7个区县,实地感受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参访团团长、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席,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文汇报、大公报社长姜在忠感叹,在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重庆的发展体现出“有创新、有理念,有落实”的特点。重庆科学的规划,因地制宜的发展,给参访团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是姜在忠第四次带团赴渝采访。“这些年,我亲身感受了重庆的飞速发展。所以我一直都在密切关注重庆。”姜在忠说,重庆自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重庆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发展相融合的发展道路。
渝东南、渝东北发展与生态并重港澳媒体纷纷点赞
通过深入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参访团成员不仅改变了对该片区贫穷、落后的印象,还对上述地区赞不绝口。《濠江日报》董事长吕锡柱说,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在生态民俗旅游方面会大有作为,“这些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山景水色真是太棒了,对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城市居民都有很大的旅游吸引力”。
在香港《星报》副采访主任蔡少民的印象中,“贫穷、偏远、落后”是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的标签。“我没想到这里可以看到现代化的物流园区、水果产业园、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和特色十足的乡村旅游”。
“重庆的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有太多亮点,太值得报道了!”参访团副团长、《澳门日报》代总编辑崔志涛表示,参访中看到重庆发展的许多闪光点,见闻十分丰富,尤其是重庆正在发展现代农业和绿色产业,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农村经济发展了起来。“这种结合当地实际的精准扶贫方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我们能感受到渝东南、渝东北‘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发展思路,体验到武陵山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香港商报》副总编辑罗兴辉说,港澳媒体在用纸笔、镜头记录和宣传重庆发展变化的同时,也不断深化了对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同。
从“重庆视窗”看全国之变青年记者更有归属感
本次参访团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是80、90后记者。澳门中联办文化教育部部长徐婷认为,年轻记者首次来到内地,从自己的视角看重庆,看政策如何落地,如何实施,学习如何解读、如何报道,既加深了对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又锻炼了队伍。
“我连续两年参加了参访周活动,看到重庆了‘一年一个样’的变化。”澳门电视台记者陈礼英感慨说,重庆的现代化气息令人吃惊,处处都能感受到重庆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
“这是我第一次到重庆,这里美得出乎我的意料。”香港《信报》记者许书凎说,这次来重庆他充满期待,通过深入实地采访,也解开很多关于重庆发展的问题。
徐婷说,香港、澳门地区的民众非常关心内地发展,此次活动让香港澳门媒体了解了重庆的发展变化,也通过重庆了解了国家,有利于报道客观的新闻,发表负责任的言论,这对港澳媒体的观众和读者真实地了解中国国情很有帮助。
“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港澳媒体和青年团体到重庆参观考察。”徐婷表示,参访周活动使港澳媒体通过重庆这扇窗口,看到了国家的发展,她希望参访周活动继续办下去。
在参访周期间,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张国清,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燕平代表重庆市委与参访团成员进行座谈交流,通报了重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总体情况,并回答了港澳媒体关心的问题。
济宁港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