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3月27日报道 今天上午,南京市16名市管副职干部作为竞争人选,举行电视公开辩论,“竞选”4个政府部门“一把手”职位。
早在今年2月下旬的南京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就指出,在选拔干部时,要实现组织认定与群众认可的统一,本次公推公选就坚持这一原则。在今天的候选人演讲答辩中,设定了群众提问环节,每名候选人回答了两个现场提问。据悉,200多位干部代表、知名企业代表和基层群众代表今天到场。以下为本次电视答辩的要点:
一、竞选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1:市劳动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习仁昌
“继续做好养老金的调整,继续使南京的养老金水平在全省领先。”
2:市劳动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殷民
“医疗保险,现在的个人支付比例大约在25%左右,我们会逐步的把它降低。”
3:市劳动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陈建宁
“探索解决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
4:劳动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江萍
“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劳动合同法。”
第一步:首次民主推荐。召开全市负责干部大会,对市政府组成人员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推荐和测评,同时推荐区(县)委书记人选;
第二步:酝酿研究。根据首次民主推荐结果,经过充分酝酿,市委常委会确定二次民主推荐名单;
第三步: 组织考察。市委组织联合考察组,对拟提拔担任市政府组成人员的人选进行组织考察;
第四步: 二次民主推荐。组织领导干部和有关方面代表,对拟提拔和首次推荐意见不集中的人选,进行二次民主推荐。其中,对拟提拔人选,组织竞职演讲答辩;
第五步: 市委常委会、市委全委会票决。对拟继续提名和平职交流的人选,市委常委会、市委全委会分别进行等额票决;对拟提拔的人选,市委常委会、市委全委会分别进行差额票决。
参加pK的16名竞争者,是4人竞争1个正职,每人届时有10多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演讲和接受现场的干部群众代表的提问。竞争者均40岁左右,也有女干部。[详细] 南京市公选干部回顾
1995年10月首次进行公开选拔,03年8月,首次公推公选白下区、雨花区区长人选,03年9月,首次进行市、区县联动公选,面向全省公开选拔9名市级机关和高校领导干部。[详细]
从副职“公推公选”,前进到正职“公推公选”,捋顺了正、副职“公推公选”的选拔机制。正职也实行“公推公选”,克服了两套机制之弊,有利于正、副职齐心协力搞好工作。
“公推公选”是一个进步,但仍然是一种过渡性的方式。“公推公选”应当说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体制改革,仅仅是干部管理体制内的技术性调整。[详细]
汕头文化 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