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谈判背后的利益博弈

2016-10-25 16:56:22 来源:济宁新闻网

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的最终落实,意味着我国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的战略布局基本完成,它还意味着中石油掌握气源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

5月2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共同见证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与俄罗斯联邦能矿部部长诺瓦克代表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中俄东线管道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吉平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签署《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

根据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

合同约定,主供气源地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金气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负责气田开发、天然气处理厂和俄罗斯境内管道的建设。中国石油集团负责中国境内输气管道和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

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目标市场主要是我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满足中国国内能源消费增长、改善大气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能源进口多元化等需求,并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

会后,周吉平表示,中俄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互利共赢是油气战略合作的基础。他称,中国石油集团将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一道,按照签署的文件和协议落实相关工作,确保项目圆满实施。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石油集团与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公司Gazprom(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就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长达20年之久的谈判实际上源于中俄两国利益的激烈博弈。

长达20年的利益博弈

中俄天然气谈判始于1994年的中俄两国所签订的天然气管道修建备忘录。俄罗斯计划向中国每年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其间,管线的走向与续建、资源的落实,乃至价格如何确定等是谈判焦点,而价格是谈判双方一直以来僵持不下的主要原因。

去年以来,双方均在不同场合表示希望尽快结束谈判。

“该谈判开始之初,中国天然气的需求并不旺盛,需求增长也较为缓慢,对于该项合作的达成并没有到迫切程度,积极性不高,谈判过程中自然不容易做出让步。而俄罗斯一方在2008年之前出口欧洲和独联体国家的天然气呈上涨趋势,所以也有恃无恐。因管理体系存在较大缺陷,中俄天然气谈判经常陷入领导层一变动,之前谈判结果又推到重来的情况。”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分析说。

199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仅74.5亿立方米,消费量也不是很大,基本能自给自足,1996年之后,随着我国天然气管道的铺设,天然气消费量开始出现大幅增长。2001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25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达2.1%。但这远低于世界23%、亚洲8.8%的平均水平。世界人均用气量为400多立方米,中国人均用气量仅为18立方米。

此后1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成倍激增,进口天然气也逐渐成为确保能源安全的一项战略选择。对于中国而言,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将把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输送至我国东北境内,这条管线将与已经投运的中俄原油管道一起,构成我国油气进口东北战略要道上的天然气进口大动脉。

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的最终落实,意味着我国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的战略布局基本完成。俄罗斯天然气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对于中国不断激增的天然气市场需求而言,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后,我国天然气进口东北、西北、西南及海上四大通道的布局最终敲定,有助于实现我国天然气进口的多渠道、多来源与多品种。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加之环境保护力推的双重效益,我国天然气刚性需求增长非常快。特别是受治理雾霾天气影响,我国多个省市加快了煤改气进程,导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飙升。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9%,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上年的5.4%上升到5.9%,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大增25%,达到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30%,达到31.6%。

若完全满足用气需求,中国全年供需缺口达220亿立方米。这份报告还预计,2014年,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仍将保持紧平衡,预计表观消费量将同比增长11%至186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增加到6.3%。未来数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可能继续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

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使得中国迫切打通东北油气通道,实现进口多元化,而这正是俄罗斯近些年在与中国谈判时甚为强势的重要原因。

而中国之所以能够与之僵持至今,也是考虑到俄罗斯对于实现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的构想同样迫切。进入中国这一广阔而稳定的市场,对俄罗斯能源外输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计划,特别是远东地区的经济大发展意义非同一般。同时,也便于俄罗斯在与欧洲买方市场的合作中更有控制力和议价能力。

“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俄罗斯气源同时对欧洲和亚太市场供应,如此可以避免过于单一的市场供应格局形成较为强势的买方市场,不利于俄罗斯利益最大化的终极需求。”刘毅军表示。

中俄筹码之变加速破局

很多人在形容中俄关系时都用“政热经冷”来表述,中俄天然气合作协议的谈判一波三折似乎成为很好的例证。从去年开始,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俄罗斯长期坚持的与油价挂钩及照付不议的定价模式受到挑战,他们逐步把目光转向亚太市场。

今年年初,中国上调了天然气年度消耗目标,预计到2020年将每年消耗4200亿立方米,去年预计规模1700亿立方米。中国的预计需求剧增,按说中俄天然气谈判应该向更有利于俄罗斯的一面发展,中俄天然气的谈判画上句号似乎变得更有难度。但实际上情势似乎不是这样。中石油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目前僵局的打破,主要是随着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国际能源市场的剧烈变革、中俄两国外部因素的调整等等,让中俄各自手中的筹码发生了较大变化。

中石油的专家说,首先,乌克兰危机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日趋紧张,美国与欧盟正在通过一系列的制裁把俄罗斯拉入一场新的“冷战”,俄罗斯急需找到可靠而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同盟渡过难关,而邻国中国是其非常重要的选择。经济上而言,现在欧洲因为乌克兰的问题要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其中一项制裁必然是油气领域。目前,欧洲国家正想方设法减少其对俄罗斯能源的进口,出现了煤炭利用增多的趋势。所以,俄罗斯天然气的出口市场急切地需要多元化,而且需要有一个像中国这样大的、稳定的市场,来保证它的天然气工业的稳定。

据了解,Gazprom的营收当中,有80%来自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但由于缺乏向东的输送管线,而液化天然气业务规模又相对较小,因此迄今为止该公司在亚洲市场影响很小。如果中俄谈判失败,Gazprom就不得不严重依赖西方买家的能源收入,而这一来源在日益紧张的乌克兰局势影响下又充满太多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中国因为有着相对较多的天然气供应选择,签约压力不是很大。目前,中国已经开始从缅甸进口天然气,同时也与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有液化天然气进口协议。

资料显示,中国已从土库曼斯坦进口了约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进口总量的一半。两国去年还签订了一份协议,将在2020年之前提高天然气年出口量至650亿立方米。前不久,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访问中国,并对习近平承诺加强双方合作。而且,中亚天然气与俄罗斯天然气相比也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

此外,中国页岩气等非常规气的勘探开发突破,以及北美液化天然气的出口,这些都增加了中俄天然气谈判中中方谈判的筹码。

5月16日,俄总统外事助理乌沙科夫承认,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恶化影响俄中天然气谈判。他在回答记者“俄与西方关系复杂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俄中关系谈判,并迫使俄让步”时说:“很明显,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影响的。”

但是,刘毅军认为,虽然中俄两国当前政治和经济局势对中俄两国天然气购销合同的快速达成有催化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如此大的项目,经过两国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双方都做出了让步,也的确到了该达成协议的节点了。当然这还与中国目前正推进的天然气价格改革与市场承受能力增强等都有关系。

协议可能拉高中国气价

对中俄两国天然气购销合同对相关产业与企业也会有重大影响。备受关注的价格问题并未公布,市场预估气价或与欧洲价格水平相近,不如中亚气价划算,整体上会对中国天然气成本进行拉高。

目前,关于价格问题比较有参考意义的数据是俄罗斯《消息报》的说法。本月19日,俄罗斯《消息报》援引Gazprom消息人士证实,俄对天然气最终报价大约在每千立方米350美元至380美元,这一价格可能高于中国的预期。

据估计,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的总价约为4560亿美元。据此,不少业界分析师经过推算认为,中国与Gazprom的角力应该是中方赢了价格战,且合同达成的价格落在中方预期价格的下限。

对此,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表示:“根据中俄东线天然气供气购销合同,俄罗斯将从2018年起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所以,这是一个远期合同,考虑到中间有太多变数,合同不可能达成一个具体的价格,只能是公式,包含了通胀、物价、成本、油价在内的多个变量参数。大家只能根据这个公式,根据双方的理解,套用当前的参数值来计算出一个价格,衡量这个交易是否合算。”

“中俄天然气贸易谈判的难点不仅仅是价格高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天然气定价公式如何确定,是和石油价格挂钩还是和地区液化天然气(LNG)价格挂钩,是否考虑预付款因素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如是说。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晓坤认为,中俄双方都有合作的迫切需求,双方又都想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各自的战略。俄罗斯向欧盟的售价约为2.3元/立方米(约为369美元/千立方米),俄方不愿意低于这一价格卖给中国天然气;而中国从中亚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在2.2元/立方米(约353美元/千立方米),中国也不愿意高于这一价格承接俄罗斯的天然气。“如果当前双方协议的管道气价格在1.9至2.4元/立方米附近,跟全国的民用气价格领域相比,价格存在倒挂现象,整体上会对中国天然气市场价格起到推高作用。” 王晓坤说。

王晓坤指出,此次中俄天然气合作将助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并帮助中国尽早实现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8%的目标。此外,中俄天然气管道的贯通也有利于中国东北地区油改气、煤改气等进程。他认为,在相关管道设备企业和燃气公司受益的同时,中石油掌握气源比例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中俄东线管道供气项目

大事记

2009年6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关于中俄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009年10月,中石油与俄气签署《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框架协议》。

2013年3月,中石油与俄气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备忘录》。

2013年9月,中石油与俄气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框架协议》。

2014年5月21日,中石油与俄气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

项目情况

中俄东线供气项目合同期30年,计划2018年起供气,前5年渐增期气量为年50亿至300亿立方米,第6年起每年合同气量为380亿立方米。资源主要来自俄恰扬金气田和科维克金气田。

管道工程

俄罗斯境内:科维克金气田至恰扬金气田管线长800公里,恰扬金气田至别洛戈尔斯克管线长1700公里,别洛戈尔斯克至黑河管线长180公里。

中国境内:管道宏观走向为黑河-北京-上海,拟新建管道约3060公里。入境点位于黑河开发区北侧约10公里,新建管道管径1016-1420毫米;配套建设5座地下储气库。

市场

中俄东线项目计划年引进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将优先考虑环境治理迫切的京津冀、市场承受能力较高的长三角和管道沿线东北地区作为目标市场。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