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一份民调显示,近七成受访者支持“一国两制”。但是,有17.4%的受访者赞同“港独”,其中,有39%是15岁到24岁的青少年。对此,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理事李晓迎投书《大公报》表示,这反映出香港青少年对国家与香港关系的认识、政治素养以及香港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值得深思。文章摘发如下——
当下香港青少年所谓的“独立思考”之中,见解既不独立,也未见思考,而是逐渐偏激,靠行动激进吸引眼球。其中原因,一是部分教育工作者以个人政治观点影响学生,教师把个人对社会和政府多年来积累的不满情绪,在课堂上以“观点”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忙碌而无暇与学生对话,对社会上的问题和政治事件没有详细分析,讲解背后的原因,仅仅告诉学生一个表象,使得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得不到思考的方法。有些学生在媒体渲染的气氛里,将“问题少年”认作“英雄”,张扬无知和自大。
二是香港的教改走了样,如今的课程设置难以掌握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在初中不是必开科目,在高中也被很多学校“技术性”放弃,学生不能了解中国的发展脉络。中国语文科虽然能传递中国的历史文化,但课程改革后,语文科在高考中一直被称为“死亡之卷”,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抗拒心理。老师也因为考试压力而将中文教学集中在基础知识方面,少有历史信息的深度讲解。
此外,课程中一些涉及中国政治体制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老师一般只关注学生如何得分,忽略了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甚至在一些议题上一面倒地以批评作为拿分点和答题技巧,大有“不批不立”之感,在这样的训练下,学生对民族、国家和政府的认识多受到负面的冲击。
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说,要先有正确的知识输入才能有独立判断。 但在当下香港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接受的除了负面的政治新闻,就是被灌输为批判而批判、为批评而批评的所谓“批判性思考”,在这种思维之下,学生更容易受到口号式语言的蛊惑,学生的文章中也常常出现人身攻击、乱扣帽子的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凭一些知识便以为知道了全部,再通过偏激的批判方式来表述观点,这是目前香港教育界值得关注的问题。
济宁港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