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港校北上“抢人”,尤爱“掐尖儿”,吸引了一大批成绩优异考生“南飞”,让不少内地名校大呼“狼来了”。近年来,“南飞”的“尖儿”似乎有所减少。“雄风似不再”,现象背后看本质:理性在回归。
经过几年的试点招生,“鲶鱼”在2003年正式下水。这一年,教育部同意香港高校在内地6省市自主招收自费本科生。到2007年,港校的招生范围已扩大到25个省市,招生人数增长至近1400人。一时间,“港校热”成为盛夏高频词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与考生的双向选择,像极了市场中的买卖双方:你出的“价”高,我就选你。状元“南飞”,也带来了反思:港校到底给出了啥“价”,让橄榄枝如此具有诱惑力?是数额颇丰的奖学金?还是华灯璀璨的维多利亚港?抑或是与国际接轨的教学制度?总的来说,这些因素都应存在。往大背景上看,随经济全球化一同到来的还有教育国际化,内地刚打开港校招生闸门的头几年,如狂风一般,“看世界”的新鲜感冲击着内地的教育市场。
风来了,打了个转身,似乎又走了。今日看,曾经“万人报港大”的盛况不再,“港校热”似无人再提,“港校寒”则冒了出来。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甚确切。即使不再“热”,也不至于“寒”,诸如港大、港中文等名校,其整体水平在国际上仍维持较高水准,每年还是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内地学生报考。所以,更为确切的说法是:港校内地招生走过十多年的历程,内地考生的选择趋于理性。
“我是否适合香港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是否适合香港的教育模式?”“港校是否比内地高校更能契合我的人生规划?”……当绣球抛来,一系列思考进入到考生脑海。有思考,便免于盲目,“能不能去”逐渐变为“适不适合”,这对于港校和学生双方都是一件好事儿。
当然,如果纯粹冲着奖学金去的话,也无可厚非,那则是另一层面的问题,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赴港学习就是一本万利。看过“香港大学拒收内地状元”的新闻,也看过“学霸弃港大,复读考北大”的新闻。学生与院校“八字不合”,往浅了说是教学方式的问题,往深了说是文化理念的差异,如同“这么多年一直吃馒头,突然要天天吃米饭了”一般,适应能力好的人能够迅速转换角色,适应能力差的人则会叫苦不迭。所以,这也和选专业差不多道理,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适合你的才是王道。如今,考生逐渐对港校有了自身的判断,港校也逐渐找到了真正的目标群体。
“南飞”走过十余年,走过了万人空巷,走过了人来人往,从早期的不甚了解,到后来的渐成风气,再到理性、务实的选择与考量。这么走,路就走对了。(楚淇)
济宁港澳新闻